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DeepSeek谈艺 | 杨参军:写生不是目的,而是通向真实的路径

DeepSeek谈艺 | 杨参军:写生不是目的,而是通向真实的路径
2025-04-16 15:53:2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春风已渡,2024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110H X 200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杨参军对自然景观的持续关注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当下获得了特殊的当代性。当气候变化威胁着我们所知的自然形态时,他的作品无意中成为了一种视觉档案。但更重要的是,这些画作提供了一种超越简单环保主义的思考路径。他的风景画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是对人类在世存在状态的持续探索。

杨参军 Yang Canjun

立夏骆驼城,2024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110H X 200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杨参军重建了画家作为“世界的解释者而非记录者”这一传统角色。他的画布不是透明的窗户,而是有厚度的存在物,迫使观众在“看什么”之外还必须思考“怎么看”这一更为根本的问题。他的实践证明,传统媒介的潜力远未被穷尽,问题不在于使用什么工具,而在于如何使用。当虚拟现实技术承诺给我们更“真实”的视觉体验时,杨参军的画作提醒我们:艺术真实与技术真实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观其画作,画家似乎在问:当我们可以用数字技术创造任何想象中的景观时,为什么还要用手一笔一笔地描绘?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无法被算法还原的笔触韵律中,藏在那些偶然产生的色彩反应里,藏在那些只有人类的手与眼才能捕捉的微妙差异间。

杨参军 Yang Canjun

春风已渡,2024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110H X 200W cm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杨参军的油画作品最终指向了一个根本问题:在一个图像过剩的时代,我们如何重新学会看?那些看似不自然的色彩、那些刻意保留的笔触、那些偏离常规的构图,都是对自动化观看方式的打断。在这种打断中,我们得以重新发现自然的陌生与绘画的惊奇。也许这正是杨参军艺术最珍贵的馈赠:在教导我们如何看画的同时,他也重新教会了我们如何看世界——不是通过画布这面镜子,而是通过绘画这扇窗,一扇既能向外看又能向内看的窗。在这个意义上,杨参军的油画艺术实践已经超越了风格或流派的范畴,成为一种关于视觉伦理的持久思考。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杨参军 Yang Canjun

关键词:杨参军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