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张卫 | 在传统褶皱中拓出新境

张卫 | 在传统褶皱中拓出新境
2025-04-17 11:45:0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创作感受

在我的水墨创作历程中,始终怀揣着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的探索热情。

从创作理念层面,我认为艺术不应受限于既定的边界。传统文人画的审美体系固然有其深远价值,但也需要通过新的方式去突破与发展,由此我开启了这场精妙的“文化褶皱实验”。我尝试将民间年画、戏曲造型的稚拙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诡谲相融合,以“怪异”撕裂传统文人画的审美茧房,为观者呈现一个全新的视觉空间。

在艺术手法上,我注重对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对于民间艺术,我采用的是“幻觉处理”与“碎片化挪用”。例如在《功夫Ⅲ》中对木版年画门神轮廓的变形,在《影系列》中对皮影镂空技法的解构。这种“陌生化”处理,在保留民间艺术原始生命力的同时,注入当代艺术的游戏性,让传统元素焕发出新的活力。

图片

天籁之1198×98cm纸本水墨2016

在突破传统审美过程中,水墨语言的精髓于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我在作品中通过细线勾勒与水墨泼染,营造出“虚实相生”的张力,延续文人画“写心”内核,并叠加“阴湿气”与“魔幻色彩”,创造出属于70后的精神图景。

关于“无主题性”,我在创作中刻意保留这种模糊性。因为在我看来,这不仅能带来丰富的内涵,更是当代水墨突破语言边界的尝试,它引发对水墨艺术本质的思考。

我的创作是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中寻找平衡,捕捉文化褶皱中的“异质性”火花,以斑斓的笔墨探寻艺术那“言而未尽的意味”。

(文/张卫

图片

天籁之2198×98cm纸本水墨2016


张卫对民间艺术的汲取并非简单模仿,而是通过“幻觉处理”与“碎片化挪用”实现创造性转化。木版年画的门神轮廓在《功夫Ⅲ》中化作扭曲的肢体语言,皮影的镂空技法被解构成《影系列》中若隐若现的神秘图腾。这种对民间造型的“陌生化”处理,既保留了稚拙的原始生命力,又注入了当代艺术的游戏性。正如邵大箴所言,张卫的图像“信手拈来,未经刻意推敲”,却以“温和的荒诞”消解了西方超现实主义的压迫感。

在突破传统审美的过程中,张卫并未全然抛弃水墨语言的精髓。其细线勾勒的工笔技法与水墨泼染的氤氲效果,在《天空之门》等作品中形成“虚实相生”的张力。这种对传统笔墨的现代性改造,既延续了文人画“写心”的内核,又通过“阴湿气”与“魔幻色彩”的叠加,创造出属于70后的精神图景。孙克指出,张卫的探索“丰富了未来中国画的发展道路”,其意义不在于颠覆,而在于在传统褶皱中拓出新境。

图片

向莫兰迪致敬之5 纸本水墨 66x44CM 2015

关键词:张卫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