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人曾统计过那些本人与作品高度契合的艺术家比例究竟有多少,但是李津大概可以算作其中一个。
从活色生香,饮食男女,到晨钟暮鼓,罗汉僧侣,他的笔墨游走于俗世与禅意之间,既承续着中国文人画的传统,又是他个人生命体验与趣味活生生的再现。
春天适合读李津。
当晨钟撞破天台山的薄雾,李津也开启了他每日的晨课。在过去的五年间,他多次往返于这座江南古刹。五年前初次造访时,500罗汉雕塑带来的视觉震撼,让他的作品从饮食男女的活色生香中,衍生出另一番磅礴气象。
而如今画中的人物,又是别样情绪了。无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采花归来,还是空望院中水面落花涟漪,抑或是某次户外踏春之旅,画中人物的表情都似乎处于平淡到近乎木讷的状态中,然而同时又那么放松和怡然自得。
“李津:天台山记”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