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对话谭平 | 艺术是缓慢消解“悬置状态”的过程,是使“无意义”生成“意义”的瞬间

对话谭平 | 艺术是缓慢消解“悬置状态”的过程,是使“无意义”生成“意义”的瞬间
2025-04-24 15:45:2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谭平,《覆盖》,200x300cm,

布面丙烯、油画棒,2025.3.31-4.6

ARTnews:你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创作设置限定条件?

谭平:有了限定才能创造偶然。我创作时都会给自己一个限定条件:有时是时间上,有时是工具上,有时是身体上……总之每一次都会有一个限定,我不会自由地随便画。我觉得有了限定才能创造偶然,或者说有了限定才会突破你自己的习惯。比如这次展览,在墙上打格看似理性,但后来的解构更感性,被覆盖的彩色画面看似极度感性,但呈现的观念更加理性,这些都是通过一个限定的方法出现的。

ARTnews:你刚才提到工作方法,那么上世纪60年代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的行动绘画,包括早期奥地利激浪派(Fluxus)的艺术家,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吗?

谭平:他们的艺术观念对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因为他们完全突破了传统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包括约翰·凯奇(John Cage)、博伊斯(Joseph Beuys)等艺术家,他们都充分利用了工作方法去创作。比如约翰·凯奇用扔硬币的方式寻找到一种偶然性,有了偶然性之后产生出来的艺术和你运用传统工作方法产生的艺术完全不一样。我们国内真正用这样方法去创作的艺术家 特别少,大部分还是从艺术的结果去判断。

我特别喜欢博伊斯,他的艺术形式对我没什么影响,但是他的思想给了我很多启示,我觉得他很有智慧。比如他的《7000棵橡树》《我爱美国》,都是时间的艺术。博伊斯给学生上课也很特别。举个例子,他上课都有几百人,然后博伊斯拿个洗脚盆,到了课堂就给人脱袜子洗脚,不说话,洗完之后再端到另外一个人那里继续洗,然后他端盆走了课上完了,非常酷。

包括克莱因,他的绘画无论是极简主义、几何抽象,我们看到的都是从一种形式的结果来学习,其实他们的工作方法更加重要。在我的观念当中,艺术家创作方法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形式和结果的重要性。

ARTnews:与西方抽象相比,你觉得东方抽象有什么特点?

谭平:东方抽象大多追求的是与道、禅有关系,追求的是超越自我、或者超验的感觉。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寻找到超越的一个方式,东方抽象基本上是按这样的一个思路去做的。一方面我觉得这样也挺好,另一方面与我个人对东方抽象的认识有所不同,当你真正生活在当今的中国,“东方抽象”已经不是真实的“东方抽象”了。你可以选择遁世、隐修或归隐,但我要回到此时,贴近当下,而不是超越。

ARTnews:从艺术创作的角度上,你现在对时间的体会和你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谭平:当然有变化。之前更多地是把它当做一个媒介,包括对时间的限定。现在对于时间的理解更综合。我想通过时间来调动我所有的想象力,激发出更多的可能性。这有点像“点燃”的概念。一件事,只要被点燃,它会有非常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会向很多的方向去发展,它不是封闭和线性的,是不可预测的。艺术创作就是在燃烧过程中的某一瞬间使之“悬停”。

(来源:ARTnews中文版)

艺术家简介

对话谭平丨在无意义的时间长河中,艺术赋予了生命意义

谭平,1960年生于河北承德,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上世纪80年代末留学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获硕士学位和Meisterschule学位。英国金斯顿大学荣誉博士。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中心主任。他始终探索于绘画、版画、多媒体、设计等多个领域,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波特兰美术馆、路德维希博物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术馆等国内外重要机构收藏。

首页上一页...14151617 17
(责任编辑:董硕)
关键词:谭平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