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DeepSeek谈艺】王衍成:在抽象的荒原上重建精神原乡

【DeepSeek谈艺】王衍成:在抽象的荒原上重建精神原乡
2025-05-13 11:57:5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在王衍成的画布上,色彩不再是对自然的摹写,而是存在本身的显影剂。他将粉绿、粉紫、玫瑰红等对比色直接拓印于画布,刮刀按压形成的肌理如同地质断层,记录着时间与能量的相互作用。这种“生猛泼辣”的色彩运用,既是对传统文人画“墨分五色”美学的反叛,也是对西方色域绘画的创造性转化。

笔触在他的作品中获得了独立的生命意志。那些看似随意的勾勒与涂抹,实则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失控”——艺术家在画布前长时间的等待与观看,如同巫师凝视水晶球般捕捉画面的潜在走向。这种创作过程暗合禅宗“不立文字”的顿悟传统,当理性的控制让位于直觉的流动,笔触便成为连接个体意识与宇宙能量的通道。

近年来,王衍成进一步简化背景,让色彩以更纯粹的形态绽放。画面中央的白色纵形如同量子场中的奇点,周围环绕的绿色线条则是生命能量的可视化表达。这种近乎极简主义的处理,实则是对道家“大巧若拙"美学的现代表达,在看似空无的画布上,蕴藏着生生不息的创造潜能。

超越地域的艺术新范式

在艺术全球化的语境下,王衍成的创作提供了一种超越“文化身份”的新可能。他早期作品中东方意象的消解,并非对传统的背叛,而是对文化本质主义的解构。当赵无极式的山水意象被随机的符号与色块取代,艺术终于挣脱了地域的枷锁,成为纯粹的精神载体。

这种超越性在其近年的创作中达到新高度。王衍成将神经细胞网络图像与宇宙观测数据并置,揭示出微观世界与宏观宇宙的惊人相似性。这种跨学科的创作视角,使绘画不再局限于视觉审美,而是成为探索宇宙终极真理的认知工具。

在数字技术日益侵蚀人类灵性的今天,王衍成的艺术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他拒绝将绘画简化为可被编码的视觉数据,坚持在画布上保留那些“无法被格式化”的直觉与偶然。这种对艺术本质的坚守,如同黑暗中的火种,照亮着人类在技术异化时代的精神归途。

关键词:王衍成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