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黄河·黄河——王克举艺术展丨徐涟:他笔下的黄河是当代的英雄史诗,是时代的精神象征

黄河·黄河——王克举艺术展丨徐涟:他笔下的黄河是当代的英雄史诗,是时代的精神象征
2025-05-16 14:39:5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黄河!黄河!王克举的黄河,是一个人的当代黄河英雄史诗,也是今天中国人心目中黄河精神的生动写照。

1600多年前,一个叫乐僔的行脚和尚,看见了鸣沙山东麓那耀眼的佛光,遂发宏愿,在坚硬的石壁上开凿心中的佛国形象——莫高窟由此开端,历经千年终成人间瑰宝。2009年,一个叫王克举的艺术家,在山西碛口起心动念,“要用画笔去丈量黄河、朝圣黄河”。历时四年,行程四万多公里,王克举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障碍,用赤心为底片,以激情做向导,将历史、传统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喷薄而出化为笔触、色彩、线条、形式、块面,以全长161.6米、高2米的巨型油画长卷,浓缩了万里黄河的精华,完成了带有王克举个人烙印的黄河视觉图像,也构成了属于当代中国人的黄河精神艺术形象。

黄河,是滋养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近一个世纪以来,黄河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进程紧密结合,呈现在音乐、舞蹈、诗歌、美术、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中,被赋予了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意象。改革开放以来,黄河更是以奔腾不息、开拓进取的姿态,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深厚的精神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高地与精神象征。可以说,黄河题材一直是艺术创作的热点、难点与焦点,时有新作,却难有《黄河颂》《黄河大合唱》《黄河在咆哮》《大河寻源》那样的艺术经典。

王克举 比日山下桃花正艳之二 140cmx160cm 2018

要为黄河立传,至少要翻越“三座大山”:自然条件,身体状况以及美术经典。然而,最难超越的却是“自我”——艺术创作只是生活之需,而非生命之要。有多少人能把艺术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刚需?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极大改善了中国人的物质条件,优秀艺术家更是得天独厚,获得了优渥的生活条件。和平年代本就难有英雄,又如何奢望艺术家持续保留激情?黄钟大吕难以奏响,宏大叙事淹没于日常琐碎。

王克举 崇山尽秋色 140cmx160cm 2013

关键词:王克举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