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的艺术训练准备,长达20年的室外风景创作,王克举的写生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的近30个省区市。以“写意精神”研修班的教学为工作目标,王克举展开写意风景油画创作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与艺术理念,日益成熟的王克举想要用一件“大作品”来完成自我期许。“我梦想着在中国的最高艺术殿堂中有一幅自己的《黄河万里图》,那该是怎样的荣耀!这是对我在艺术上多年探索积累的回报,借助黄河这个主题也可以实现我成为大画家的梦想。”
王克举 龙州-沟壑人家 40cmx60cm 2021
艺术上、身体上、创作计划、物质准备全部就绪,王克举和他的团队开始了黄河英雄史诗的创作。壶口瀑布、晋陕大峡谷、阴山岩画、河套区域、库布齐沙漠、阿尼玛卿雪山、华山、泰山、鹊山、乾坤湾、炳灵寺、小浪底、黄河入海口……王克举按照季节、气候、环境特征尤其是两个画面之间的衔接关系来选择现场写生的时机,构思画面、调整布局,既有精心思考后的安排,也有因现场触发的灵感极大调动了想象,进行了移山接木的艺术创造。没有黄河的实景实况,算不上是写给黄河的史诗;一寸黄河一寸画面地写实,那是地理图片而非艺术创作。写实与写意的关系问题在写生创作的过程中自然地碰撞,并最终落实到每一个笔触当中,必须要拿出王克举自己的处理方法。这关系到艺术家的创作理念、理论素养、技术技巧乃至于心胸眼界,如何塑造出黄河的“形象”并让中国油画的“写意精神”自然流淌。
前辈笔下包括油画在内,也曾经有过许许多多黄河的形象。因为时代的发展,黄河沿线自然景观早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三门峡工地已被小浪底工程替代,激流险滩的荒芜大部分变成了沃土家园。在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的选择当中,王克举颇费一番思量:他不画水库、大坝、桥梁,他不画城市、高楼、高压线,在潜意识中,他极力避免人造之物,“想保留我内心希望的黄河生态,我想这就是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应该是人们内心里的需求与愿望”。
王克举笔下的黄河,是大地上的黄河,是与这片土地深沉连接的黄河!出身于农民家庭的王克举,满怀着对大地的情感,如同梵高对那片麦地、塞尚对圣维克多山。“从华山到入海口之间是鲁中大地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像波涛一样地翻滚摇动,与入海口的芦苇花连成一片,湿地正值秋色一片,紫红色的地毯深入蔚蓝的大海。”他是真挚地、深沉地爱着这片土地!他要把这片情感表达出来,着眼于黄河沿岸经历千万年来的自然变化,尽管不可能缺乏人的痕迹,却是顺应大自然的真实状态。生态黄河、历史黄河,是回归于大地的黄河、是祖祖辈辈的生息之地、是未来的希望之所!
王克举 地造黄河天琢土林 120cmx140cm 2020
王克举的黄河油画百米长卷,构图完整、色彩统一、节奏起伏、疏密有致,既有强烈的视觉张力,也有中国绘画的笔墨意识,更有属于当代审美意趣的抒情与写意。这一条奔腾咆哮、恢宏壮丽的黄河,是当代中国人心目中的黄河:黄河是美丽的,黄河是奔涌的;黄河是丰饶的,黄河是壮丽的。黄河是生机勃勃、还在生长着的有机体,是历经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是经历时间磨铸的上下五千年,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它是百折不挠的、坚韧顽强的、永远进取的、朝向光明的、厚实纯朴的、生机勃勃的。这就是黄河在今天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王克举 林木交映 40cmx50cm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