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cmx450cm
布面油画
2018
久居山林写生,陈永生逆向西西弗斯神话思维,不往山上推石头,而是不断从山上往下搬运石头,置放画室里外,落地为安。这些看似普通实则存活数十亿年并不普通的山石,成为画家意念中的情绪各异的表情包。
拿《宝石谷》引题,用以展名,颇有“在地化、在人化”意涵,亦复趣味。
寒山闻瀑
300cmx200cm
布面油画
2018
假若,以鲲鹏视野俯瞰九州大地,偌大嵩山不过是太室、少室两颗宝石的镶嵌,东西顾盼于大河之南,守望华夏历史的流变抟合,生成无数文明的宝石,构建中国文明色彩斑斓的永固基石。
倘若以画家视野,伫立“三沟三岭环山”处的雷家沟,仰视放眼太室、少室两山,看山、看水、看草偶尔一览村姑临溪戏水之妖娆背影,追忆曾经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攫取久违的“青春律动”,留存过去强说烦恼的烦恼,淡化现世的烦恼。
居山画画,或许是最好不过的精神出口。
冬之祭
200cmx180cmx5
布面油画
2020
每至永生山居画室,设若种种异想,比对犁面沟、太子沟、雷家沟,沟沟都有艺术者扎村“艺术”实践近况,独独画嵩山者,永生是也。
古今复盘扭转时空,推前至公元713年,另有一人,独画嵩山:卢鸿一(亦称卢鸿)。其隐居太室东端悬练峰,凭借《草堂十志图》(亦称《嵩山十志图)、诗文《嵩山十志》,活生生将“诗、书、画”三者完美演绎一处,范例了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初始,顺便落得“隐逸文化”高士的美誉。
西山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