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笔墨意境
杨晓刚作画,深谙“形境相生”之理。其笔锋游走于疏密浓淡间,衣纹褶皱以垂重排比勾连,如《祥和》中人物衣袂层叠如云,顿生肃穆庄严之气。墨色则求清雅,晕染之际尤重韵律节奏:
《侗寨清音》国画195cm×180cm
“用笔细腻而流畅,坚毅而自然,在墨色渲染中,表现严谨节律,在笔墨往复交织中,不减线条的精炼与细腻”。观《高原的眼睛》《侗寨清风》诸作,人物轮廓以简练线描勾定,而皴擦之法融于肌理,远观若山水皱褶,近察则血肉丰盈,传统程式于此焕发新生机。
《高原人家》180×95cm
三、人物造像之哲思
其最独绝处,在于人物情态之超然静谧。寻常画家汲汲于眉眼传情,晓刚却反其道而行——滤尽喜怒形色,代以平和淡然。《千年古风》中人物眉目低垂,《雪域亲情》内妇孺神色澄澈,皆如入定老僧,洞悉世相而波澜不惊。此非无情,实乃大情若寂。恰如潘鲁生所悟:“他简略甚至弱化人物的表情,转而表达出一种超脱平常的静谧与神闲气定,给人以平静的力量。”
观者凝神相对,自能于无波古井中,照见生命深流。
《千年古风》220×17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