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冀少峰丨张炼的作品以题材的变迁折射出视觉符码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范式转换

冀少峰丨张炼的作品以题材的变迁折射出视觉符码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范式转换
2025-07-07 13:34:1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当松树、竹影作为一种高度抽象化、符号化、概念化进入了张炼的视觉语境后,同时也以一种碎片化的方式,彰显着张炼对中国文化主体性自身内在脉络的深刻认知与深度把握。这其实是一种中国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松树、竹影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真实存在概念,它像一个结构性容器,容纳并吸收着在纷纭变幻的社会现实面前的与美学价值的割裂与变异。看似色彩缤纷、繁华似锦的视觉图景,实则是满目疮痍。由此再来阅读《面孔》系列,亦能体察到张炼的视觉思考与良苦用心。

松树和竹影还历经从有形到无形的变化,亦经历着从写实向写意的转变。当具象的松树竹影转变为抽象的视域表达时,则让阅读者体味到走向艺术更高阶段表达的张炼。

《图说·2》综合材料 70×90cm 2025

张炼所要精心营构的其实是一个对“真实的世界”的美好愿景,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境。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但现实之境是自然之美伤痕累累,如同枯松与竹影,它唤醒的实则是对美丽自然的体悟与认知,因为“最美的景象只存在于自然之中”。

文/冀少峰,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湖北美术馆馆长,来源:媒介之眼)

《图说·4》综合材料 70×90cm 2025

.png

关键词:张炼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