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鲍莺、俞晓夫逐一介绍拟申报作品草图及创作思路,专家组成员分享了观摩感受,并对上海画院系统的画家提出了寄语和期望。
曾来德发言
曾来德表示,上海作为近百年来的美术重镇,汇聚了众多书画界重要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当前全国书法院体系已基本建立,上海作为书画重镇在全国书法浪潮中也应与时俱进,今天的看稿会书法作品相对较少。当下画院创作风格与海派传统存在显著差异,业内普遍关注绘画转型中的色彩运用与现代观念融合。在探索创新的同时,不可忽视传统根基,需培育具备深厚功底的代表性传承人。尽管老一辈艺术家为行业奠定基础,但年轻一代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一现象值得行业深思与重视。
董雷发言
董雷表示,“这次随刘万鸣院长和中国国家画院的老师们来到上海,与上海中国画院和上海油画雕塑院的老师们交流座谈,对我而言是一次很难得的学习机会。今天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是我学习的对象和榜样。刚才看到的作品,也体现出上海中国画院和上海油画雕塑院老师们艺术上的深厚功力。作品不但体现出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有着很强的创新精神和勇于突破、敢于探索的面貌,我想这可能与上海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以及海派艺术中兼容并包、开拓进取的精神实质有着内在关联。刚刚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我也很有收获。唯一的遗憾,就是今天看到的作品还不够多,希望上海方面能够动员更多的老中青艺术家,参加到这次全国画院展的活动中,期待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
袁学军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