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睹物与凝思——郭振宇谈艺术、材料与文明的能量

睹物与凝思——郭振宇谈艺术、材料与文明的能量
2025-07-10 16:02:4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郭振宇的艺术实践大胆突破了绘画与雕塑的既定边界。他摒弃虚拟再现,直接运用麻绳、炭块、泥土、草芥、秸秆、砂石、纸屑等自然与原生材料进行创作,甚至引入劈砍、电击、烧灼等“破坏性”手法。

这并非简单的形式实验,而是对“物自体”质料性、独立性和自然性的深度挖掘,是对熵增定律下能量流动、文明兴衰的视觉隐喻,更是艺术家探索绘画本体语言新可能、构建自我诉说语言体系的独特路径。

步入“睹物与凝思”的展厅,观众不仅是在观看作品,更是在参与一场关于生命本质、文明循环与能量永恒对话的“第二次创作”。

值此展览展出之际,ArtAlpha对艺术家郭振宇进行了专访,围绕展览主题、创作理念等展开了深度对话。


精神与物的关系

ArtAlpha:“睹物与凝思”作为展览标题非常有哲思意味。您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它如何回应您这几年创作的内在逻辑?

郭振宇:“睹物与凝思”这个展览题目是策展人蓝庆伟先生提出的。他是从理论角度,或者从对我艺术实验与探索的研究中梳理出这一主题。对于我来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能量场,物质与人是统一体,只是表现形态不同。物与精神,也是一体的。因此我希望在作品中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或者协通的能量、信息传递关系。

即便讨论的是物、精神和思考的结构,最终所探讨的仍是关于精神的问题,是人如何看待世界、思考文明与人生发展的路径。身体的器官在隔离与身体的统一性,身体的组织系统也带有这样的特点——无限倾向于“独立”,我们的世界与我们身体、群体都是一种涌现现象,我们人为地割裂,并把“身”外的世界、能量存蓄、存续当做了“物”,我们从没有脱离开、无法脱离开这些存在。或者在另一个维度看这些“物”就是“我”的延伸。即便回到“物”,也是人为的边界划分与设定,圈定了概念进行分离式描述。这也是我创作的内在逻辑。

我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其实都是能量体。它们会腐烂、耗散,本质上是内在能量的流动和变化。正因如此,我希望用这种“物具有生命”的观念,与艺术、作品和精神之间形成一种暗喻关系。我的创作语言也因此不仅承载观念,同时也带有材料本身的信息,共同构成一个可以自我诉说的语言体系。

我所做的不是创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而是在整合一个已经存在的世界。我相信“生活即艺术”——任何一个时空状态中的存在都可以是艺术,只不过我们未必能将它全部留存。

最终,我通过“抽象”的方式,去对现实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抽离和标注,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思考路径和艺术表达。

“睹物与凝思——郭振宇艺术展”展览现场

关键词:郭振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