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Alpha:在创作中,您使用劈砍、电击、烧灼等非传统“绘画”手法,这些带有破坏性的动作是否与“毁灭与再建”形成某种物质和观念上的呼应?
郭振宇:无论是人类文明,还是整个星球,它们都处于一种“内力簇拥”的状态之中,不断走向生发或崎岖的演进。这其实就是能量的上升过程。与此同时,外力也在不断介入,使这一过程趋于缓和和平衡。例如电击、暴雨、河流、大风,甚至太阳能,这些自然力量一方面促使内在能量增长,另一方面又在对其进行摧毁与干预。
在我的创作中,我使用如砍刀、斧头、锯子等工具,这些具有“外力介入”特征的手法,象征着这种来自外界的破坏与重塑过程。这些动作本身,就是作品成型过程中的一部分,至少是一个“负空间”,而不仅仅是通向最终结果的手段。换句话说,结果只是过程中的一个节点,而过程本身才真正重要。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呈现出“变化的性质”,具有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其实是一种能量的交换与流动。正如我们所处的世界一样,它始终在变化中,很多东西转瞬即逝。因此,许多当代艺术家开始使用视频、影像、甚至短暂易逝的材料来创作,他们的出发点正是强调这一点:这个世界在持续变化之中。
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体现出这种流动性与不确定性,体现出它们在生成、破坏与重组中的那种“活的能量”。
“睹物与凝思——郭振宇艺术展”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