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周赛蘭
毫无疑问,谭平是在“85美术新潮”后,对中国艺术的重新定位起到重要性作用的艺术家。
他常被冠以“中国抽象艺术领军人物”之名,然而若以“抽象”来框定他四十余载的艺术就显得过于局促。从中央美院写实、自然主义的起点,到表现主义的锋芒初露,再到留学德国后对抽象领域的叩问……谭平的每次蜕变都缘于对“固有成见”的不断剥离。新千年后,他的实验更加开放大胆,从极简的纯粹、观念的深邃,到偶发与激浪的即兴、行动绘画和场域艺术的痕迹……如今他挣脱了形式的桎梏,在更加无界的思维中体察着绘画的过程。
谭平的理念塑造了下一代的成长。作为中央美院设计学院的创建者、中国实验艺术的推动者,他力倡艺术学习的“多元”与“跨学科”,其核心指向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理念:“每个人都是一个创造的发源地。”他让我们看到,教育的核心不是复制传统,而是激发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
谭平的绘画启蒙,始于母亲铺满床铺的教学挂图和在废弃病例本背面的涂鸦。这份最初的启蒙,与叙事无关,只是线条、色彩带来本能的好奇心。
少年时,谭平的一幅《长大我也盖大楼》赢得全国奖项,旁人称赞他的天赋,他自己却从中瞥见了走向“对立面”的可能,就是以结构拒绝情节,拒绝故事。
《长大我也盖大楼》,素描草图,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