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动人的是周青作品中“意象”的生长性。他画的从来不是对现实的复刻,而是从物象中提炼出的精神符号。一片荷塘,在他笔下可能褪去了夏日的浓绿,化作墨色与粉色的交织,荷叶的舒展与荷花的孤挺,成了对“出淤泥而不染”的现代诠释;一扇旧窗,窗框的斑驳与窗外的朦胧树影,承载的是对故乡的回望,也是对“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哲学思考。这些意象不依附于具体的叙事,却能唤起观者共通的生命体验——或许是某个相似的黄昏,或许是某次不经意的驻足,在画布的光影里,我们与自己的记忆重逢。
《剪尽一月春-竹子》60x70cm2023.1
在当代艺术多元碰撞的语境下,周青始终保持着对“绘画性”的敬畏。他不追逐潮流,却也不困于传统,而是在油画语言中注入东方的时空观与生命观。他的画里没有尖锐的批判,也没有刻意的炫技,只有对世界最朴素的感知:风的形状,光的温度,生命的荣枯,人心的褶皱。这种感知通过色彩与笔触的转化,成为可触摸的视觉诗行,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得以停下脚步,感受画布上缓缓流淌的时间。
《湖北恩施-石林》60x80cm2023
或许,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向外的张扬,而是向内的深耕。周青以他的画笔为犁,在色彩的土壤里耕耘,让那些关于自然、关于心灵、关于时光的意境,在画布上自然生长。当我们凝视他的作品,其实是在与一个安静的观察者对话,在他构建的视觉世界里,重新发现生活中被忽略的诗意——那正是艺术最珍贵的馈赠。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大连-地质公园》60x40cm2023.8布面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