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叶芃 | 任伯年双钩填彩的海派新风

叶芃 | 任伯年双钩填彩的海派新风
2025-07-14 14:48:0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任伯年早年花鸟画笔法严谨,色彩艳丽,有富丽堂皇之貌,这是晋唐双钩填彩传统。“画人物、花卉,仿北宋人法,纯以焦墨钩骨,赋色秾厚,近老莲派。”可见,他的工笔花鸟画早年随任熊、任薰,承袭了任薰的细笔淡彩风格,同时,他也学习陈老莲的画法,深受其影响。

任伯年早期作品中的人物线条钉头鼠尾,方折顿挫,造型传老莲奇伟之形;花鸟双钩淡彩填廓。受“二任”影响下的花鸟画,以“用笔劲挺,枝干条畅”为显著特征,取景布局,均独具一格,朴质中别有生气,这也构成了任伯年早期花鸟画的基本艺术特征。任薰与伯年合作的《松鹤图》(苏州博物馆藏,1867年作),二人虽分工不同,风格却极为相近。同作于此年的《松下问道图》,《戏婴图》(1879年)和《桃花栖鸟图》,反映了任伯年在宁波师从“二任”时取法任薰的小写意花鸟风格的画面风貌,以双钩填彩为主要技法,用笔赋色灵巧生动。

1.jpg

清任伯年孔雀牡丹图轴

纸本设色纵226.8厘米横117厘米

苏州博物馆藏

双钩填彩源自工笔画技法勾勒设色法,宋代以黄筌、黄居寀父子的勾勒设色法为花鸟画正宗,以细致的分染和渲染成就“黄家富贵”。

至明代,浙江人吕纪在院体中对勾勒设色法进行改变,稍稍减少了色块的分染和渲染的画法,有着双钩填彩的效果雏形。在明代,“浙派”画家中勾勒设色、双钩填彩都是工笔绘画主要的表现技法。因此,浙派画家有很丰富的双钩填彩的技法基础,陈洪绶是浙派画家中使用双钩填彩的高手。

2.jpg

明吕纪桂菊山禽图轴

绢本设色纵192厘米横10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任伯年师从任熊、任薰,任熊对于陈洪绶的研习是极为深刻的,这深深地影响了任伯年的早期画风。任伯年继承陈洪绶传统的典型之作有《群仙祝寿图》,此画与陈洪绶的《宣文君授经图》十分相似,运笔工整繁复,色调富丽明艳,展现了任伯年对陈洪绶和“二任”双钩填色技法和赋色浓丽技法的极大继承。戊辰(1868年)所作的《斗梅图》(故宫博物院藏)不但承袭了任薰画风,而且上溯陈洪绶一派以及宋代双钩设色的画法,上署“临小莲”(即陈老莲之子陈字),均有力地说明了任伯年艺术的早期渊源。

在任伯年的作品中,采用双钩填彩、类似工笔画表现技法特征的还有《兰花》和1867年的《花鸟四条屏》、1870年的《新秋浴鹅图》、1873年的《荷花白鹭图》《仙鹤寿柏图》《天竹栖禽》《有凤来仪图》《孔雀牡丹图》。这些作品在风格上类似双钩的工笔画,从技法语言上来说的确是师承任薰“以陈老莲遗法上追宋代双钩设色而极工尽妙”。如果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此类作品既有宋人和陈洪绶的影子,但又与两者不尽相同。任伯年借鉴了陈洪绶奇谲挺劲的线条,但在造型上更为生活化,在适当的装饰性中表现写实,可见北宋以来的写实画风对其绘画创作的影响。

3.jpg

清任伯年新秋浴鹅轴

关键词:叶芃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