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覆·补——宿利群新作展”在景德镇陶溪川球磨美术馆开幕,展期至10月8日

“覆·补——宿利群新作展”在景德镇陶溪川球磨美术馆开幕,展期至10月8日
2025-07-16 14:45:1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策展人杜曦云在致辞中阐释了展览主题的由来。在他看来,宿利群是一个拥有跨界才华的艺术家,在上世纪80年代以彩墨画给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些年的艺术创作围绕中国传统陶瓷器物延展开来,破碎、覆盖或补足,在他的作品中频繁出现。为何破碎?为何覆盖?如何补足?当大量的破碎和频繁的覆盖、补足成为宿利群这些作品的主要特征时,他以美学的方式流露着自己对历史、文化乃至更深层原因的认知。从审美的陶醉开始,他惋惜精美器物的破碎和倾覆,忧伤地不断追问,并将这些问题在陶溪川这个特定的场域抛给来到现场的观众。这个过程中,宿利群从艺术家渐变为知识考古者,又在美学化的表达中回到艺术家的本位。

图片4.jpg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向此次展览的开幕表示祝贺。他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展览以“绘画——瓷器”对照方式呈现,每件绘画旁均摆放对应实物,观众可直接比对破损瓷片与画面意象,体验艺术家宿利群“由器入画”的独特路径。宿利群偏爱残器,认为破碎恰能开启新的审美空间;他用大漆修复瓷片,再以水墨转换其纹理、釉色与裂痕,画面兼具残缺之韵与再造之新,回应了“瓷画互译”的创作命题。

同时,马赛认为展览提示了学院传统:作为清华美院的前身,中央工艺美院在全国最早设立陶瓷专业,被视为学院三大“母体”之一,至今仍在孵化跨媒介实践。当下清华美院众多教师仍持续参与陶瓷创作,或“由瓷入画”,或“由画返瓷”,形成两条并行探索路线。其中,宿利群以陶溪川作为田野基地,持续实验、创作多年,呈现“残器—水墨—再创作”的完整链条,提示传统媒介如何在当代语境中重获生命,成为一个教学和研究的最新案例。

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子力

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子力发表致辞,以艺术家宿利群描绘破碎瓷片的独特艺术为引,深刻阐释了景德镇的城市更新哲学——“破碎即精神,不完美中见完美”。

刘子力表示,宿利群笔下的破瓷片正是景德镇辉煌陶瓷史的珍贵印记。他创造的不完美,实则是震撼人心的完美呈现,其核心是“破碎精神”。这与御窑博物馆以碎瓷为魂的设计理念一脉相承。这种精神深深融入陶溪川的蜕变。同时,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杰为代表的核心团队,在过去的十三年中一直参与陶溪川文创街区的建设,完成了从昔日老厂废墟到全国文旅标杆的改变。这本身就是一场对历史记忆碎片的伟大“织补”与“拼接”。刘子力希望,更多艺术家如宿利群和张杰一样,以艺术创作和理念共同参与陶溪川的文化“拼图”,为这片承载历史与创新的热土持续注入新活力,共绘更璀璨的未来。

艺术家宿利群

关键词:宿利群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