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刘海勇 | 写形只是手段 写神才是目的——关于素描与中国画发展问题的思考

刘海勇 | 写形只是手段 写神才是目的——关于素描与中国画发展问题的思考
2025-07-19 16:14:5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以写意为共性特征

与传统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不同,素描的背后是一套新的观察方法,蕴含着写实主义的观念,强调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可以说视角大不相同。但同时,素描不只是一种绘画底稿、一种观察手段,其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如达·芬奇老年的自画像,线条简练有韵味,结构精确传神,这一类具有单纯化表达的素描作品,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可以联系在一起。素描与中国画在写意性等方面有着共性特征,这也是我们会通结构与结体、贯通现实主义与“画者文之极”艺术理想的基础。

自画像达芬奇

其实早在1920年,徐悲鸿在《中国画改良论》中就指出了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共同点与可学之法:“凡美之所以感动人心者,决不能离乎人之意想。意深者动深人,意浅者动浅人。”“‘惟妙惟肖’,妙属于美,肖属于艺。故作物必须凭实写,乃能惟肖。待心手相应之时,或无须凭实写,而下笔未尝违背真实景象。易以浑和生动逸雅之神致,而构成造化。偶然一现之新景象,乃至惟妙。然肖或不妙,未有妙而不肖者也。”潘天寿论中国画与素描的关系时,曾将白描与素描加以比较:“素就是白,黑线白底即是素描,中国的白描也是白底上勾勒墨线,所以两者在字面上的含义是相同的,白描与素描只不过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不同而已。”

靳尚谊接受过全面的“法国体系”和“苏联体系”的素描训练,他认为,画素描时要抓住本质,把表面的效果去掉,也就是把没有和形体紧密结合的颜色去掉,这其实与中国画的“格物”在理念上是共通的。二者要求的概括能力,都不是完全的简化,而是突出对象核心特征与“意”的表达的简约。以这种简约标准形成的笔墨质量,就有了深研对象的专业基础素养和融通人格、境界的艺术追求两方面评价要求。传统中国画并非只有抽象的程式,而是很早就提出了“外师造化”的重要性;素描亦不只局限于实写,也需要“中得心源”。二者都必须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潜心研究,从常形到常理,再融入自身的情感与感悟,最终达到“真放本精微”“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画中国画需要学习素描,我们要将中国画的线描、白描与西方结构素描相结合,把握其中的共性。例如,增加用笔的书写性,让作品既有一丝不苟的严谨,也有自然生发的灵感与兴味;用形式体现人的精神,注重线的组织、黑白组织与画面节奏;融通人文主义与画品人品的价值观,在素描创作中融入作者的人品、学养,达到“画如其人”的效果等等。

高校中国画教育中的素描

潘天寿曾在美院课程安排上就素描是否适合作为中国画的基本训练做过讨论,他认为可以学习素描以提高“捉形”的技巧,并区分人物、山水、花鸟不同画科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素描技法,而同时应牢记写形只是手段,写神才是目的,为提高艺术性,形应有增强减弱,以概括地写神。

目前设有中国画专业的高校绝大多数按美术学学科大类招生,考试科目为素描、速写、色彩三门。一方面,当前通行的大类招生考试科目设置无法体现中国画专业对于笔墨的特殊要求,不利于筛选出有潜力的学生,影响了后续专业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入学后需要把由素描培养的意识转换为笔墨写意能力与写意观念,以及适应毛笔、宣纸等国画材料,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目前各高校中国画本科培养中,这种专门的学习尚不充分,学生难以夯实传统笔墨语言功底,在短期内提升文化素养。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传统笔墨考法现场

关键词:刘海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