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刘海勇 | 写形只是手段 写神才是目的——关于素描与中国画发展问题的思考

刘海勇 | 写形只是手段 写神才是目的——关于素描与中国画发展问题的思考
2025-07-19 16:14:5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我认为美术院校应在招考环节试点,充分发挥其导向性,校考类高校设立中国画专业校际联考,形成统一的中国画人才选拔命题与评卷标准,制定链状招录政策;改进考试科目设置与要求,设书法素质测试、中国画传统笔墨素质测试、写形素质测试,有条件的高校增加中国画基础理论素养面试。在入学以后的课程设置上,可有选择地进行素描课程,建议中国画专业基础部素描教学以线性素描为主,强化其中的线条表现力,以辅助观察与写形能力,以古代造像为写生对象;而造型专业基础部以帕加马浮雕为对象,明暗素描与线性素描并进。

我们无须将学生当作温室里的花朵,一味地为他们营造更“纯粹”的艺术象牙塔,艺术家的养成需要开阔的视野、思辨的精神,学会不断转换视角,体会不同文化的丰富性。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学素描,而在于中国画本身的教学是否充足透彻。中国画的传统笔墨能力应作为重点被反复强调,确保学生必要的笔墨基础;同时,不断提高师生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加强临摹课程安排,并协同以系统的美术史和文史哲类课程。

从文化的差异与共性回归到艺术发展的本质问题上来看,无论是素描还是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文心诗兴的陶养,都是艺术学习的基本训练方式,但最终目的不只是技艺本身,而是实现人格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以艺术的敏感性和想象力去看待世界,以创作一件完整作品的工作能力去实现社会中各种类型从无到有的构想,真正成为创造型的人才,这才是艺术教育的期望。

文/刘海勇,来源:刊于《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3日第12版


艺术家简介

春节好眼福丨“草木灿风——刘海勇中国画作品展”将于1月23日在温州乐清市开幕

刘海勇,1976年生,浙江乐清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画学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他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师从徐家昌、马其宽、张立辰、薛永年等名家,形成了融合南北、大气淋漓的艺术风格。

作为中国画专业学科带头人,二十年来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与理论研究工作。主持或承担《中国画学研究·传习篇》等国家级重大重点、省级课题10项;出版《明清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结构与写意造境》等著作15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6篇;《盛世繁花》等作品参加中国美协、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创作工程3次;作品参加多个国家级重要展览(含双年展)并获奖。承办

文化和旅游部

委托的《新时代中国画人才培养项目》、《长风几万里——唐诗之路艺术展》等,影响广泛。传承出新,会通南北,积极架构“中国画写意体系”,拓展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时代新风。多次策划与主持国家级重大学术会议、有影响力的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工程。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刘海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