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自盛唐肇始,经吴道子笔墨定形,渐成贯通庙堂与市井的文化图腾。其虬髯剑目之姿,既承载镇邪驱祟的民间信仰,亦蕴藏文人戏谑的世情观照,更凝练华夏民族对正义秩序的永恒追寻。
今以“钟馗”为题,诚邀丹青妙手共绘新章。创作宜承古开今:工笔可精研其形神威仪,写意当挥洒其浩然之气;亦倡当代思辨——或以解构笔墨重构傩面,或以隐喻手法叩问现实,更可融民俗典故于时代语境。惟求水墨载道,既传神韵,亦见新声。
展览旨在梳理钟馗图像从宗教符号至人文意象的嬗变轨迹,彰显中国画笔墨在当代的延展能量。凡植根传统美学而锐意创新之作,皆为本展所重。
愿以尺素为约,共铸这场跨越千年的正气之约,令钟馗精神在新时代宣纸上凛然重生!
参展画家王晓银作品欣赏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丝路文化永传承
丝路长卷,绘就文明交融之章
王晓银先生笔下的丝路,非独黄沙驼影、古道残阳,更以水墨为弦,弹奏出文明互鉴的千年和鸣。画中胡杨傲立,似中华儿女之筋骨;驼队蜿蜒,如民族交融之血脉。先生以写意之笔,融西域之苍茫与中原之灵秀,将“一带一路”的宏大叙事化为可观可感的艺术图景。每一幅作品,皆是对丝路精神的深情礼赞,亦是向世界递出的文化名片。
《戈壁驼行裕固情》245x90cm2025年
民族同心,勾勒家国团圆之境
“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如春风化雨,润泽人心。先生以细腻笔触刻画各族儿女共舞、同耕、互学的生动场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抽象概念具象为鲜活的笑脸与温暖的双手。画中人物或着霓裳,或披毡袍,然眉目间皆透出同根同源的赤子深情。此非独艺术之胜,更见先生以画笔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人担当。
《大漠驼行2》137X68cm
梦笔生花,托起时代奋进之志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篇章,展现了先生艺术与时代的同频共振。画中既有长城巍峨、高铁飞驰的现代气象,亦有孩童执笔、老者抚卷的文化传承。先生以传统水墨承载当代精神,让古法技艺焕发新生,更以艺术之力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此集出版,恰似一声号角,激励吾辈以文化自信筑基,以团结奋进圆梦。
《沙漠驼行裕固情》137X68cm
匠心独运,彰显艺德双馨之风
王晓银先生深耕艺坛数十载,其作既有北派山水的雄浑气魄,又兼南宗文人的雅致情怀。此次精品集的编纂,从选题到装帧,从笔墨到立意,皆见先生对艺术的虔诚与对文化的敬畏。中国书画市场报的权威出版,更为此集添翼,使其成为研究丝路文化、民族艺术与时代精神的珍贵范本。
《秋晨》137X68cm
愿王晓银先生以此为阶,继续以笔墨记录时代、以艺术凝聚人心。更盼此集如星火,点燃更多人对丝路文化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坚守,对中国梦的追求。
(文/余文方,安徽铸艺斋书画馆,来源:华夏文脉美术院)
《丝路骆驼行》233x53cm2025年
《幸福家园骆驼情》233x53cm2025年
《天边》136x68cm
《裕固驼情》136x68cm
《盛夏天边》137X68cm
《盛夏驼情》137X68cm
《夏晨》137X68cm
《夏至驼情》137X68cm
《天边》137X68cm
《大漠》160x125cm1995年
《沙棘红了的时候》150x210cm1995年
《夏》137X68cm
《金昌水彩写生》54x39cm1996年
《山丹水彩景物写生》60x49cm1989年
《山丹水彩写生》44x31cm1989年
《张掖水彩写生》64x45cm1989年
《张掖风景写生》64x44cm1989年
《静物水彩写生》64x44cm1992年
画家简介
王晓银,汉族,1965年生,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文学学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人物画家,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金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金昌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金昌市美术馆馆长,群众文化研究馆员,甘肃国画院副院长,中国老子书画院名誉院长。
中国彩墨骆驼创始人,中国裕固族人物画题材重要代表人物,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其作品独具特色,艺术内涵深厚,功力扎实,尤其作品裕固风情系列影响深远,突出西部地域文化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和人文价值。
金昌市第四、五、六批拔尖人才,2014年被甘肃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授予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020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九批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甘肃省委宣传部授予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