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仙逝已一年了,每每想起先生,他那慈祥和蔼、亲切温暖,如佛一般的慈祥面容仿佛就在眼前。墨西哥的一句名言:被遗忘才是生命的终点,真正让生命终结的是被世界遗忘。先生没有走,他的生命没有终结,只是老天眷顾先生辛勤耕耘一生,太累了,让先生到另外一个世界歇息而已。先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贡献,其艺术思想、精神灵魂及人格魅力将永远不被世界遗忘,“孙伯翔”这三个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书法史上,老人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孙伯翔先生题字“飞龙在天”
今生有幸结识先生,不仅被先生的书法艺术所折服,受教于先生的艺术思想,更仰慕先生的人生境界与人格魅力。如果说先生的艺术是当代书坛的一座丰碑,让人仰望,那么先生的人生境界也是后生的楷模。探究先生的艺术价值,除了对先生艺术本体的研究,不可忽视的是追溯先生艺术生命的心源及艺境生成之根。
先生以极具个性的书法风格,开创性地将魏碑书法推向了一个新天地,丰富、拓展了当代书法的美学新范式,具有艺术精神的引领作用及里程碑意义。先生的艺术不仅推动了中国书法的发展,更是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当代书坛因孙伯翔而丰富精彩。可以说先生是为中国书法而生,亦是世界赠于人类的文化赤子。荀子:“天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先生无愧于天,不负使命,如夜行在崎岖山路上的玩童,摸爬滚打,历经艰辛坎坷,终于爬向高峰。先生视书法如生命,把自己一生贡献给了书法艺术,制心一处,空里求真,用毕生精力打磨其书法艺术。以生命智慧、浪漫情怀追求真、善、美,写天地,写人生。先生用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把美留给了人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谱写了一曲隽永、豪迈、华彩的生命之歌,先生的一生,真乃生如夏花。
孙伯翔先生题字“玉兔献瑞”
品味先生的书法艺术,气定神闲,似神兵天降,造化神工,其出神入化之妙境如巧夺天工,令人神往。无论是雄浑、浑穆、还是清凉,其气象之大,境界之美无不具有超越的情怀,而神之所畅。透过先生书法作品的视觉形式内容,我们看到的是先生的心灵境界,那是一颗单纯而朴素、善良而真诚,清静而无为的心。古人云:万类由心。于艺术,心源是根本。先生的艺术境界,是其心灵境界的外化,作品的背后是人品、人格、人生境界的支撑,是先生灵魂的高贵,才成就了其艺术的造诣。古人云:人品高,气韵不得不高。先生以自己的书法践行了人品与书品的同一,使书法超越书写技巧而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提高了书法艺术的审美境界。先生没有把书法看成纯技术之能事,而是抓住书法艺术的生命之根,线条的表现力,以生命智慧行书法艺术本体之事。先生是以书法为载体,将书法作为生活方式,修为人生,以书法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造大化之境。
先生的心是淡的。淡定,心因淡而定,心外无物,不被外在影响,具有超乎常人的定力,才能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能坚定人生、艺术追求的方向。从先生对魏碑的研究,就能看出先生的定力,非常人所能及。心因淡而干净,导致艺格不俗。如石涛所言:心淡若无。艺术的表现与情感的抒发,能去愚而生智,除俗而至清。心因淡,其书法出自天性,出自灵府,而超凡脱俗,平淡天真,稚趣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