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肖培金 | 心寄笔墨,道贯平生——缅怀孙伯翔先生

肖培金 | 心寄笔墨,道贯平生——缅怀孙伯翔先生
2025-09-10 15:17:3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先生的心是静的。心静如水,静能生慧,惟静生出智慧的光茫,才能使情怀超越世俗羁伴,精神通向诗的远方。先生的书法既是生命智慧的外化,又是东方哲学辩证形象思维的体现。先生曾自嘲曰:“都说我会写字,其实我会写个屁,我只懂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其实先生是懂道,懂得宇宙的大道、大法,懂得艺术形而上谓之道,先生是明道、行道之人,亦是现实版的得道高僧。其书法是技进乎道,以书体道,实为书道。因先生在道上行,所以才得道多助,得到书法界的普遍认可和赞许,赢得了书法艺术的最高荣誉,因此成就了先生精彩的人生。

孙伯翔先生题字“虎啸风生”

先生的心是空的。空空然,放下了世俗的许多,清空了内心,故增大了容量,才能虚怀若谷,澄怀观道,于空里寻真,其书法才能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抽象的表现了神秘宇宙的宏大气象与天人合一的境界。先生的书法作品如太虚片云,来去无迹,洋洋洒洒,生机无限,如董其昌所云:宇宙在乎手,眼前无非生机。达到了我心既宇宙,宇宙既我心的天然境界。当众人赞许先生的字时,先生风趣地说:老伴就喜欢我的这只手。其实老伴何止是喜欢先生的手,而是喜欢先生的心,书法看似是手在写,其实是心在写,如汉扬雄曰:书,心画也。先生的字就是先生心的迹化。

老天给了我们每人两样东西,一是有,一是无。先生的艺术成就是“有”,我们能看到的客观存在,然不可忽视的是支撑其艺术的背后的,看不到的无形的力量,即“无”,故老子曰:无为。在“无”上作为,在看不见的地方作为。如果说书画艺术,作品是“有”,那么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灵魂是“无”,“有生于无”,作品的形式内容出自作者的心田,先生深暗其理,一生在“无”上作为,在“本”上求。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先生一生不论人生境界,还是艺术境界,均在本质上追求,向内求,而不向外求,由此看出先生认知的穿透力。先生为当代艺术成就卓越的艺术家,其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理应与之相匹配,而事实上,先生与家人就居住在普通的三居室,画台就是餐厅里的不足两平米小餐桌,可以说是一家人用餐与先生写字画画的多功能画台。先生展览的大幅作品均诞生在这小餐桌上,甚至先生为“中共中央党校”书写的牌匾也是在这小画台上书写的,真是小画台上大气象,大境界!由此,启示我们书画作品的大境界,不在画台的大小,而在于心境的高下。心大了,天地境界自然就大,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任精神自由驰骋。孟子曰:吾善养浩然之气。这也是先生之书法,具正大气象之原由。反观当下,又有多少人在追求大豪宅,大画室,大画台,可就是书画不出大境界,高品格。可以说先生的画台,比任何书画家的画台都小,但又无人能写出先生的气象境界,这就明显看出向内求与向外求的区别。教员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不是武器,而是人的因素。教员在陕北条件简朴的窑洞里能指挥人民战争,周恩来曾说:共产党是在最小的作战室,指挥世界上最大的三大战役,其心力之大令人难解,先生的小画台大境界传为佳话。

有什么样的心灵境界,就看见怎样的精神世界。先生的书法就是自己的世界,无论是雄浑、浑穆还是清凉是其内心的折射。这不由得使我想起先生曾对其子所说过的一句话:在你爸爸的眼里永远没有敌人。这看似简单平常的一句话,却是老人家心灵的呈现。由此,我们看到了先生心灵深处的光明,美好与善良,胸怀格局之大,心存众生的心灵境界;包容、平和看世界的慈悲心态;先生修为的如佛心,心灵清澈空明,干净圆融,心外无物。是众生照出了先生的内心世界,先生真正做到了如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言:“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先生的心是美好的,世界亦是美好的,也因此成就了先生的人格与艺境。

关键词:肖培金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