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何老师,何老师应该是第二次还是第三次参加陆庆龙老师展览的开幕式。尤其是何老师对于江西美术,这些年也多次来过江西,包括去年的全国美展的评审,何老师也专门到江西支持工作。刚刚何老师已经谈到的陆老师绘画中最重要的语言的特质。江西的油画写生,我觉得是我们是需要在江西的风景中扎进去来研究,现在是在全国开始跑了,我觉得全国是不差这些东西,差我们把自己脚下的问题把它研究好。接下来我们请专程从湖南长沙赶过来的湖南当代油画院原院长,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国油画家》的老主编蔡国胜老师发言,大家欢迎!
蔡国胜(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湖南省当代油画院院长):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封老师能够提供给我这么一个学习的机会。我这次来是学习,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是陆主席我们认识多年了,也有机会曾经跟陆老师一起画过画,对我们湖南的油画陆主席也是一直很关心,长沙离宜春就半个多小时车程,我说只要在湖南,没有不来的道理,一定要过来学习。第二个,自从我认识治国老师之后,我对江西油画界就抱着仰视学习的一个姿态,从古代的画家、当代的画家,我们一直有这种学习的心愿。所以我们今年做了一个展览,把我熟悉的以及通过治国老师推荐的江西油画家和湖南油画家,做了一个“江湖情未了”湘赣油画家的一个小型展览,所以这次来我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谈到陆主席的作品,我感触是很深的,但是我不会像治国老师他从理论高度去讲,我就是直观的感受。我在展厅里跟陆老师交流过,跟何红舟老师也交流过。我觉得陆老师的这个风景更大的意义,更大的高度,它是一个境界的问题。我第一个层面就想到徐悲鸿讲到的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个校训,叫做“致广大尽精微”,我觉得这六个字平时的理解上可能思考也不多,这个话耳熟能详,但是我就在陆主席的作品里,这个体会是最深的一点。他的画大的气象博大、宏远,他画的平原,整个是一种大格局,能想到的是一个大的理想,一个人生的大的境界。他能做到这一点,实实在在是落地的,他在画面上具有布局方面大处着眼的格局,同时他在细节上的描绘是很讲究的,不拘泥于细节,但是对细节毫不含糊。那些山形,那些很细微的东西,看上去大家就觉得这个画的好看,实际上他是做了很深入的思考和布局。我说的是一个在小线条、小块面、甚至一个笔触组成的每个形状的细节,不是我们看到的自然里的一个物体的细节,这里有个土包包,这有一块石头,不是这个,而是画面所需要的细节,他把它做到极致。画面的需要所设计的细节,看照片体现不出来,他原作里面每一张画都是很耐看的。这是我对他的细节的认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觉得他的作品有一点道家的道家观,也有我们哲学上的一种意味。你看到它大面积的一些留白,这些地方真感觉到“空即是有”的意念在里面。这种东西的大量留白,大量的这种空的地方,我觉得他一定有自己宏大的一个构想,或者一种大的思考、一个大的胸怀,一种格局。我觉得画如其人,这一点可能跟他的人格魅力,跟他的人品,跟他的这种对人生放下很多东西的一种胸怀有关系,他想的是一个大的格局。这一点在面对具体的题材和地域方面启发更深。为什么?我们湖南在洞庭湖平原,其实湖南画家都觉得不好画,在湖南画画往往找一些像江西地貌的地方去画,浏阳那边有一些起伏迂回,洞庭湖我们去了也是去找湖洲的起伏,大家不敢直面洞庭湖平原,其实洞庭湖平原比苏北平原还是有更多东西可画,它上面还有一些树木的起伏,水渠多。陆老师画的苏北平原比我们洞庭湖平原看上去要单调。组织出好的画面,直面平原,而不是回避它,没东西把它当做有东西去融入画面。这是重新改变我对我们湖南地貌将来怎么样去采风,怎么样去观察,怎么样组织画面方面,给我很大的思考。可能回过头要再回到洞庭湖那去看看,想想陆主席的画面,我们怎么去在这么一个特有地域特色的土地上,不回避它,重新以我们画家的眼光直面它,以我们造型绘画的规律去怎么样经营处理好它,这是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我就谈这两点认识,谢谢大家,祝陆主席的展览圆满成功。
封治国:谢谢蔡老师,为了节约时间,我就不啰嗦了,接下来请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教授发言。
张卫(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
陆老师、封老师,各位老师好!非常高兴来宜春美术馆,宜春这么漂亮的城市,有这么好的美术馆。今天早晨一来陆老师对这个美术馆赞不绝口,包括易馆长布展的这种效果已经超出了陆老师的预期。陆庆龙老师祖籍是江苏南通海门人,大家可能都知道南通出了一个张謇,张謇先生兴办实业,全国现在很多高校都是由张謇先生创办的,跟陆老师是老乡,都是海门人。我觉得陆老师的身上既有江海汇聚地的这种灵气,又有苏北这一带的这种朴实,所以我觉得画如其人在陆老师身上是完美的一个结合。
今天我来学习陆老师的展览,学习陆老师的作品,我觉得非常亲切,这个亲切有两点,一点就是陆老师笔下描绘的这些景色很亲切,一望无际的苏北平原,我们就生长在江海大地之上。刚才在展厅里跟陆老师还在请教,我们那边的房子,特别是越往北走,现在楼房多了好画,它也好看了,以前比较老的那种平房都差不多,在这里边怎么把它表现出来?而且它变成了这个画面当中出彩的地方,这就是陆老师的高明之处,他在很平淡的风景当中能够画得有滋有味。就像一开始何老师也讲了他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深情,他是真情的流露,我觉得这个特别了不起。
亲切感的第二点是什么?我是画水墨的,我从陆老师作品当中,感受到一种很强烈的中国精神的气息,写意精神的气息。封老师在前言里也提到,这种写意性、书写性,我觉得是陆老师作品的一大特色。其实平淡无奇的风景怎么去解决?我觉得陆老师找了很好的解决方式,用中国的写意性来处理。我们看到很写实的这些平淡无奇的旷野,平淡无奇的房子、树、草,其实都是用中国的笔墨来表现的,只是材料是油彩。刚才何老师也讲了还用了一些水彩的手法,我觉得水彩跟水墨,其实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技法。陆老师能够把中国的写意精神运用到油画的创作当中,而且作品如此的精彩,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在看展览的时候,陆老师还特别给我介绍了一下他2018年的一批作品,那批作品里面抽象的元素可能还更多一点,现在画的感觉心态更安静了,好的作品其实是越画越单纯。
也希望陆老师到继续关心指导我们学校,我们在江苏有直接的体会,一大批的青年画家成长起来了,都是因为陆老师。其实盐城那一带,陆老师也知道以前美术基础很薄弱,正是因为出了陆庆龙主席,现在我们盐城的美术创作实力在江苏,乃至于全国还是有一些影响,特别是出了一批年轻的作者,这都跟陆主席有很大的关系。再一次的祝贺陆老师画展圆满成功,也再一次感谢封老师,为这个展览付出了很多,特别精彩,谢谢!
封治国:接下来我们请常州西太湖美术馆张安娜馆长发言,谢谢!
张安娜(常州西太湖美术馆名誉馆长、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