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韦俊平 | 用画笔诉说对家乡的思念,慰藉绵延不绝的乡愁

韦俊平 | 用画笔诉说对家乡的思念,慰藉绵延不绝的乡愁
2025-09-21 15:32:0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唐代画家张璪强调艺术创作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但那个时候交通不便,人的活动范围受限,绘画工具也不好带,这是不是古人少有采用对景写生这一创作方式的重要原因?

现在可不同了,公路四通八达,汽车已经普及,只要有人振臂高呼“写生去!”,绝对响应者众。我的汽车尾箱随时都放有一套写生工具,只要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我都忍不住要画一张,不然就觉得虚度光阴了。我有不少喜欢写生的朋友,其中不乏河池老乡。

河池山美水美人尽皆知,有人开玩笑说河池要是不出山水画家实在说不过去。我们可能承受不起画家这个名头,但对家乡的爱随时随地都会从笔端流出,化为一幅幅写生作品。我们的足迹留在红水河畔、六甲小三峡,我们的身影曾经徜徉在千山万弄、壮瑶村寨。我们用画笔诉说着对家乡的思念,慰藉绵延不绝的乡愁。

写生是个苦力活,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潇洒。为了找到好的景点,有时要背着沉重的画具爬山涉水;为了完成一张作品,有时要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几个小时;为了得到好的角度,有时要半蹲半躺着作画。我们不惧太阳的暴晒,忍受蚊虫的叮咬,看着蜈蚣、毒蛇从脚边爬过。我们既为一幅作品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心情舒畅;也为一幅作品的失败而垂头丧气,精神萎靡。我们老是说写生太辛苦了,却又乐此不疲。

遇见家乡的山水,是缘分,是命中注定;为家乡的山水画像,是牵挂,是义不容辞。

文/韦俊平2025年9月,来源:红水河画风

写生作品欣赏

《侧岭山高》

68x68cm

2016年

《桂北春意》

52x99cm

2020年

《山青水秀客人多》

1234...全文 7 下一页
关键词:韦俊平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