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汲古开新,笔墨传情——著名画家冯大中、喻国玮走进文化视界

汲古开新,笔墨传情——著名画家冯大中、喻国玮走进文化视界
2025-09-26 12:53:5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李笑如先生的山水、老虎、花鸟等题材的作品,‘夺’走了我的心,‘夺’去了我少年时期所有的理想追求。”谈及艺术创作的起点,冯大中的言语间仍藏着当年的悸动——正是启蒙恩师笔下那兼具筋骨与意趣的老虎形象,让他从钟情文学转向深耕绘画,走上艺术之路,并将山水与走兽,尤其是老虎,定为毕生艺术主攻方向。而老虎,这一“从民间画案到学院庙堂皆难脱窠臼”的古老题材,成了他此后数十年反复研磨的“课题”。

冯大中 《孤帆钟声远》 50×100cm 2025年

在冯大中看来,松、竹、梅、兰、虎豹走兽这类“老而又老”的题材,恰似“蒙着旧纱的明珠”,要让其重焕光彩,绝非简单复刻古人笔墨可以做到。“需研究古人之心,悟其创作时的精神归处;要体察当今审美,明时代的精神所向;更要走向生活,从自然里攫取鲜活的笔墨语言。”他践行着“师古人之心,亦师造化之真”的古训:临摹先贤画虎的笔法,却不囿于程式;观察山林间虎的动态神情,却不止于形似。“为求形成自我独特的艺术面貌,我曾‘不择手段’——西画的色彩关系、中国画的笔墨筋骨、现代人的审美意趣,凡可用者皆融入笔下。”这份汲古而不泥古、融新而不悖古的探索,让他笔下的虎挣脱了传统工笔的“匠气”桎梏:皮毛的细腻处见笔力,眼神的威仪里藏气韵,既有着“尽精微”的工笔刻画,又带着“致广大”的写意精神,让千年虎画在当代有了“一看便知是冯大中”的鲜活模样。

冯大中《苍茅白露》215×452厘米纸本设色2007年

工写相融,塑笔墨之新境

“工笔画要有写意的笔情墨趣,写意画需有工笔的精微内涵。”这是冯大中六十余年艺术生涯凝结而成的核心体悟,亦是他对中国画工写关系的突破性思考。“长久以来,总有声音说工笔画太拘泥形象,有匠气,可工笔也能画得超凡脱俗。”面对传统观念对工笔画的刻板认知,冯大中以六十余年的艺术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冯大中《夏梦》68×138cm纸本设色1995年

关键词:冯大中,喻国玮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