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以土筑墙,形态多样,有圆、半圆、方、四角、五角、交椅、畚箕形等。早期方形,奇特神秘、坚实牢固,楼内设施齐全。后因方形土楼有缺陷,客家人设计出圆土楼,现存圆形土楼最引人注目,当地称圆楼或圆寨。
福建土楼结构多样,一种为内部三堂制,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排列,下堂为出入口,中堂用于家族聚会、迎宾待客,上堂供奉祖先牌位。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独具特色。
福建土楼是集体性建筑,出于族群安全考虑,采用自卫式居住样式。客家人举族迁移,选择利于家族团聚与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御外凝内。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外墙厚,可抵御攻击,有防火抗震、冬暖夏凉等功用。土楼墙壁下厚上薄,夯筑工艺复杂,用“熟土”并掺入糯米饭、红糖增加粘性,埋入“墙骨”增加拉力,土墙坚固,防风抗震能力强。龙岩永定振成楼按八卦图形设计,华安二宜楼被誉为“土楼之王”,南靖田螺坑土楼群如飞碟降临,河坑土楼群错落有致,构成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