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泉先生非常注重淋漓变幻的水墨的运用,浓墨透明,淡墨水润,把他画面中散逸的浪漫主义的诗性和水墨的韵味进行了深度的融合,使他的画面中呈现出一股浓厚的传统文化意蕴。毫无疑问,用色是徐惠泉先生艺术特色的另一个亮点,石青、石绿与胭脂、朱砂等不多的颜色却构建起徐惠泉先生作品中万千的意象且充满江南诗性的色彩体系,并最终形成他独特的“墨彩”艺术语言特色。欣赏他的画时脑子中便会顷刻浮现“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极具色彩感的浪漫情景,也会似乎隐身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情画境,只用简单的石绿、桃红便轻易的把人带到了氤氲缥缈的画意江南。他的画是对水墨与色彩的一次大胆的尝试与演进,并运用纷繁复杂的综合手段和材料对画面进行了反复的皴擦和渲染,形成了墨和彩丰富的层次感和肌理感,他消解了传统中国画中“水墨”与“重彩”的边界,使得“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又须色中有墨,墨中有色”,达到了“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的墨与彩的辉映与交响。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明清以来,色彩在传统绘画中仅仅是敷色,似乎墨才是永恒不变的本体。而徐惠泉先生却是把色彩在他的画面中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注意色彩的层次感,同时强调色彩的丰富性以及韵味,所以他的色彩准确地营造了属于江南的独特的诗性意境,特别是巧妙地了借鉴了西方冷暖色彩的表现,也因此形成了属于他自己个性化的色彩语言。他的画面中另一个特色就是线,他不仅在传统的墨线中植入了现代构成的基因,他凝练的墨线也是构建他画面的骨架。画面中不仅有水墨与留白、冷色与暖色的韵律对比,还有墨线的松驰与紧密,绵长与短促的节奏对比,并随着风格的演进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更迭,最终形成了他独特的双勾顿线“折叠描”,周京新先生说“折叠描”是其衣纹脉络的一种特殊专属的描绘方式。而顿线,其实是他在勾线时放缓的笔触,具有了一种顿挫感,和他散淡旷达的造型语言形成了形式上的呼应,造就了他画面朴拙淳厚的表现气质。
徐惠泉文学家朱自清242cm×216cm纸本墨彩2011年
徐惠泉先生是当代新水墨重彩画重要的开拓者,他的艺术最显著的特色在于他构建了新的“墨彩”体系,融合了传统水墨的意蕴与西方色彩的张力,在画面中营造出一种虚静、典雅、深邃的视觉意境,并对充满江南诗意的画境进行了当代的诠释。同时他不断增进其“工笔重彩”中的写意性,使他的画面中既融入了西方现代绘画的构成与色彩表现力,又保留了东方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精神,最终完成了“以古助今、以外显中、以工助写、以墨显色”的传承与转化。他以江南的人文精神为底蕴,在深入秉承传统法度的基础上,不断接入当代的美学观念,进行了从“水墨”、“彩墨”到“墨彩”的形式语言的革新与蜕变,并在这个递进的过程中实现了其内在艺术品格的升华,达到了一种静观内省的精神境界,为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当代转换与发展提供了一条极具学术参考价值的路径。
(文/孙俊,江苏油画雕塑院院长,江苏省油画学会副主席、秘书长,2025年9月1日,来源:徐惠泉艺术空间)
作品欣赏
徐惠泉东进东进180cmX95cm纸木水墨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