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水墨领域,杜小同的出现像是一块沉静而坚硬的石头投入湖面——没有喧嚣的水花,却泛起持久而深远的涟漪。他的艺术实践,本质上是一场以“减法”为武器的精神突围,是对日益僵化的水墨系统的一次沉默却坚决的叛离。杜小同的艺术实践恰恰在于触及了当代水墨最核心的困境与生机。
在当代水墨的探索中,杜小同的创作路径呈现出一种清醒而坚定的自觉。他不再满足于传统水墨的意象系统与笔墨趣味,而是以“空间”为核心理念,试图构建一种能够承载当代精神体验的视觉秩序。他的艺术实践,既是对传统文人画体系的反思,也是对水墨现代性可能性的深度开掘。
皆是228cmX558cm纸本水墨2024
变奏(183X145cm)纸本水墨2025年
他的创作过程,是一个不断“破坏”与“重建”的过程。他清醒地认识到,长期的传统训练所形成的“肌肉记忆”和“视觉惯性”,可能成为艺术创新的桎梏。因此,他有意地打破传统的用笔方式、构图规律和审美习惯,在“破坏”中寻找新的可能性。
这种“破坏”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为了更好的建构。杜小同强调创作需要“思路清晰”,每一步都要有意识地避免落入惯性思维的陷阱。他在画面上的一笔一画,都是经过理性思考的选择,而非下意识的重复。这种创作方法论,使他的作品在看似简单的形式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思辨性。例如他的“海”系列,通过极简的线条和微妙的墨色变化,构建出具有强烈精神性的空间场域。这些作品既保留了水墨材质的独特美感,又完全超越了传统海景画的意象系统,呈现出鲜明的当代特征。
晚钟三93.5cmx72cm水墨宣纸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