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墨画和毛笔画是有差别的,毛笔碰到纸上的冲撞是转化了的,指墨画是直接用人的肌肤、手掌触摸到纸。画家在经历了多年毛笔历练后,达到娴熟状态,从毛笔转化为指墨初时反差会特别大。反差就是在画家触摸到纸后的那种感情、感受,毛笔是无法替代的。作为画理上的指墨画,刘万鸣在上大学时就接触到过,而真正集中专研、感受深入是在国家博物馆工作时期。画画就是感情的转化,从画面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刘万鸣用手指头画画更直接,吐露感情、情感寄托更真切,因为没有毛笔这个中间媒介了。
《鸣秋》70×45cm纸本指墨2025年
刘万鸣以前其实也画指墨画,但它毕竟是一个小“画种”,高校也没有专门开设指墨画课程,所以更多的是靠自我探索。在国家博物馆工作期间,刘万鸣对指墨画放开探索,不仅用手指、手掌、手面、手背,还用到了胳膊。刘万鸣主张,指墨画和毛笔画一样,指墨画创作时手指、手腕都得动,同样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藏锋、露锋,皴、擦、点、染,干墨、焦墨、湿墨,指墨画都得用。关键是看画家泼洒的感情,不能刻意局限说这是指墨、那是笔墨,指墨画要打破传统指墨的单调性,不能过于强调指墨本身的特点,刻意舍弃毛笔的技法,要不拘一格把毛笔的技法揉进到指墨,包括借用毛笔色和墨的关系,按这样才能深入完成笔和手的转换。
《赤猿》70×45cm纸本指墨2025年
在刘万鸣的指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主动把毛笔的技法融入指墨画,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排斥,这种融入,刘万鸣不仅融入毛笔的技法,还包括一些素描的东西,他的指墨画创作是非常强调融汇贯通的,力求把好的东西都要借鉴揉进指墨画创作中去。
《瓜熟了》45×25.5cm纸本指墨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