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到渝调研,实地考察重庆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出席“《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重庆卷》《中国民间工艺集成·重庆卷》编纂出版工作推进会”并讲话,为两项国家级文化工程的重庆篇章把脉定向。
当天上午,潘鲁生首先参观了“民艺中国与当代乡建乡村手工艺振兴案例展”。该展览集中呈现了国内近年来在乡村手工艺振兴中的实践成果,从苏绣的创新设计到綦江版画的当代转化,从自贡彩灯的活态传承到夹江造纸的匠心坚守,用一件件展品串联起民间工艺的振兴脉络。重庆市文联副主席、市民协主席谢亚平陪同参观,并细致介绍了每件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与技艺传承。潘鲁生饶有兴致地驻足观看,不时询问工艺细节与传承现状,对重庆在民间工艺保护与活化方面的探索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些实践“扎根乡土、连接现代,为民间工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他指出,要特别注意乡村手工艺振兴不是对乡村文化的单边介入,而是互相学习借鉴,形成多极文化融通。
随后,“《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重庆卷》《中国民间工艺集成·重庆卷》编纂出版工作推进会”举行,来自重庆市民协、市非遗保护中心以及重庆市内相关高校的多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由重庆市民协秘书长李星主持。
会上,重庆市文旅研究院院长、重庆市非遗中心主任牟元义首先汇报《中国民间工艺集成·重庆卷》编纂出版工作推进情况。该系统工程自2019年正式启动以来,共筛选出蜀绣、梁平竹帘、大足石雕等177个项目和144名项目传承人,全方位记录和阐释了重庆民间工艺的文化内涵。目前已完成全部图文资料编纂,进入出版印刷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