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生命当长歌,记忆永留存——许江深情悼念韦尔申

生命当长歌,记忆永留存——许江深情悼念韦尔申
2025-10-29 16:34:5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在中国的油画艺坛中年一代的艺者中,尔申是成名较早的一位。三十多年前我们初识之时,我曾问他是否是蒙古族人。这是因为他的那幅《吉祥蒙古》所深深镌刻着的草原民族的深情,也因了他那高鼻梁、宽颧骨的面庞,总带着一种刚毅和专注的草原神情。在这幅创作于1988年的肖像杰作中,尔申以蛋胶的细腻、油彩的浑朴,塑造了三位蒙族女性。她们目光坚毅,面色冷峻,充满了几乎是人种学一般的蒙族特征。她们肃立在蛋胶渲染、斑斑驳驳的背景前,仿佛屹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敕勒川中。敕勒金陵壁,阴山无岁华。她们又若塑像那般守候着,展露出草原塞北的苍茫与广博。尔申的用笔在这里形成刀一般的堆塑,既刻写了蒙古族母亲的隐忍刚毅,又流露出草原的史诗般的风情怀想,更暗含对蒙古族群、华夏族群的整体命运的深深的祈念。表现蒙古族题材的作品何其多,但融塑了整个民族的命运与神情的,当属这幅《吉祥蒙古》。它几乎带动了民族题材绘画的热潮,又将之推向本土命运、本土情感铸炼的时代高峰。韦尔申把“草原风神”写进中国油画史,又以油画的庄重语言来形塑出民族的、时代的精神高度,这让他的青春年华已然闪耀一代自觉自强的艺者的杰出光芒。

1.jpg

《吉祥蒙古》160x140cm布面油画1988年

九十年代后期,尔申的画风有了显著变化,他更多地聚焦现实生活和人文关怀。他的色层变薄了,但他的思考却变厚了。他创作了《守望者》系列,开始从自己身上,从周边的艺者身上,找寻某种精神家园的谜团,塑炼绘画的象征和思考之风。他以典型的北方风格,来重组都市人群。薄油的挥写,在工业风的简括之中拼缀浪漫风情;夸张变形的人物悬于某种超现实的时空之中;木讷的表情透露着一份自嘲和讥讽;麦田、树林、玩具与人物展开荒诞的对话,那烟斗、望远镜都镌印着某种隐喻。迷失,寻觅,守望,构成一种罕见的绘画之思,韦尔申借此展开尼采那般的绘画天问。这些绘画无不闪烁着知识分子绘画的精神诘问、独立意志的光芒。2008年的《时空的解析》,2019年的《又见春光》,更是用一种写意的挥洒,塑炼一种谐谑的风情。某种文明和野性的对抗,弥散在整幅画中,烟斗和野狗代表着双方的桀骜。这是尔申性格最深处的风骨,也是他向着命运抗争的决绝与斗志。在这里,我们真正地感受到那绘画的真情淬炼的愀心与博大,感受到一位真艺者的伟大而不懈的铸炼与追求。

《守望者》200×160cm布面油画2016年

《又见春光》210x150cm布面油画2019年

关键词:韦尔申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