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那些“门槛”——求学的门槛、就业的门槛、荣誉的门槛——又何尝不是人类自己为自己构筑的一道道高墙?人们在这墙上攀爬、纷争、拼搏,有人最终立于墙头欢呼,有人则只能在墙根下哀叹。但我们可曾想过,无论是高处的胜利者,还是低处的失意者,当他们彼此遥望时,在对方的视野里,都不过是一个模糊的“黑点”。倘若将这两个黑点连接起来,他们本身,就构成了这堵墙的一部分。

《寒雪》68×68cm吕峻涛国画
而当风雨来临之时,高处的那个黑点,往往承受着最猛烈的冲击,时刻有跌落的危险;而在低处的屋檐下,那个黑点反而能获得一时的安稳,从容躲避。由此看来,当我们历经艰辛,获得某种“高度”,并深谙这高度背后所隐藏的危机时,便会萌生冲破这自我构筑的牢笼的念头,急切地要为这颗疲惫的心,寻找一个最妥当的安放之处。
而那个最好的所在,恰恰是被我们忽略的“最低处”。因为身在最低的地方,便不再有跌落的忧虑。那里没有眩目的光华,没有呼啸的风声,却因此成为了最坚实、最让人安心的地方。那里是根基,是起点,也是归宿。
人心,犹如翱翔的鸟儿,无论飞得多高、多远,当倦意袭来,当夜幕降临,它总要归巢。那个看似平凡、甚至简陋的巢穴,却是它最踏实、最温暖的向往,是灵魂最安逸、最幸福的着落点。
那么,好吧。让我们唯心所安,唯心所向。在万千世界之中,找到那个能让灵魂栖息的原乡。
(文/吕峻涛,来源:三秦都市报文化艺术)
画家简介

吕峻涛,1963年生于陕西省旬邑县,大学学历,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美协党组原书记、副主席。主要艺术成就有:长篇小说《生命如树》、散文集《检讨自己》、中短篇小说集《秋天的诺言》、文艺评论集《涉艺录》,长篇纪实文学《守望的小村》《生命高原》中国画作品集及美术理论等,国画作品曾入选全国及省级美展,并在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交流展出,国画《跃动的山音》等作品被省级美术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