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绘画作为体察世事,触摸天地之理的个人路径时,沉溺于某一分科无疑是不够的。当然,由于精力时间所限,可以涉面广,但不能样样精,也不必样样精,一个人物画家画不尽浮世万相,山水花鸟画家也画不尽天上地下。一飞明白这一点,他画人物着力于佛道人物,画与自己的神识相符的对象,画那些他崇敬摆得进功德碑的高僧大德,而画山水,一飞则着意在云水间,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就够了。
“知止”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种智慧,一飞是善于取舍的,是善于知止的,但知止不等于在自己的圈地外便无所作为,而是须得外面的内容融炼进自己专擅的形式领地内。关于这一点,一飞做得很好。我们大不必拘泥于他画什么,画什么都是画如其人,终究所画不过是一个幌子,一个借以浮现本真的幌子,如果我们说一飞画水实则也是画人,也是画他本人,是大抵不错的。画纸上不论是人神现身,或是云水舒卷,都是因为画外有了神通,而这神通便是画者的全部动态信息。我赞赏一飞的心静如水,能一丝不苟地诠释水纹的奥秘,我更惊艳于他赋予水的激情——把水煮沸,让水性生出火形。好个蓝色沸点,不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沉稳得近乎世故的画者内里怀揣的火。一句名言,天赋的本质就是火一般的奉献,此话尤言人们的才华本是具足的,而这才华只有通过火一般的挥发才能得以显现。既然一飞在云水间找到了激情的沸点,他的整个才华便终将被显现。
(文/尉晓榕,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首任院长;博士生导师)
白描系列作品

《素梅十六首——王冕造像》
240cmx240cm
白描
2022年

《狮子吼》
67cmx27cm
白描
2024年

《梵音系列——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