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李翔 | 带着中国人的情,将东方水墨的魂与西方艺术的韵融进山河

李翔 | 带着中国人的情,将东方水墨的魂与西方艺术的韵融进山河
2025-11-12 11:21:3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李翔的画,自带一种让人沉静的力量。案前展卷,不必急于寻章法、辨笔墨,一股清气流淌先至——是江南晨雾漫过田埂的润,是远山黛色浸在溪水里的透,恰如王维“空山新雨后”的意趣,不喧嚣,不张扬,却自有一种沁入心脾的温软。

春耕丽景 宣纸设色 32x32cm2025年

这位曾执掌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教授、如今身居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艺术家,笔下从无剑拔弩张的激烈,反倒常以“水、云、山、田”为骨,将人间烟火悄然藏进墨色深处。他画南方山水,不刻意摹写奇峰险壑,偏爱捕捉寻常景致里的诗意:或许是春雨后斜倚田埂的竹,或许是暮色中飘着炊烟的木舍,又或许是云雾里若隐若现的黛瓦,恰似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闲逸,于朴素处见真味。

1c65ab6a4f6968be330b413e130eb852.png

春江渔歌 宣纸设色 直径45cm2025年

他对“水”的运用,堪称一绝。古人论画,常言“墨分五色”,李翔却似能让水与墨生出第七种韵致——不是“大江东去”的磅礴,而是“清泉石上流”的婉转。他画云,不用浓墨勾勒轮廓,而是以淡墨晕染,让云如流水般漫过山头,与溪水相融,分不清是云在动,还是水在流;画雨,不绘雨丝,只在竹叶上留几处淡墨晕痕,在石板路上添几笔湿润浅灰,便漾出“沾衣欲湿杏花雨”的轻愁。这种“以水带墨、以墨显水”的笔法,暗合宋人“留白处皆有意”的智慧,不将景致画满,反倒给观者留足想象余地,如读一首留白的诗,余味绵长。

青山绵秀 宣纸设色138x68cm2025年

1234...全文 15 下一页
关键词:李翔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