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对话刘伟冬 | 以吟者之眼,凝视不同的幽径

对话刘伟冬 | 以吟者之眼,凝视不同的幽径
2025-11-15 16:10:1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4年

策展人、金陵美术馆特聘馆长刘春杰评价其画作应验了潘诺夫斯基论断:“‘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一个宗教和一种哲学学说,会不知不觉地体现于一个人的个性之中,并凝结于一件艺术品里’......毫无疑问,这不是刘伟冬独有的时代留痕,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底色。”

这种“空寂”,也是他与生活重新商定的距离。

日子像是“被重新校准的钟摆”,开始按照自己的节奏摆动。他说我们被速度绑架太久了,“快节奏让我们都患上了近视,看不清三步之外的风景”。在他的画布前,你必须停下来,等眼睛重新学会对焦。

这两年,他画了六十多张颐和路。同一个路口,他能画出晨雾中的朦胧,雨后初晴的清澈,暮色四合时的温存。满墙的颐和路在美术馆里自成季节。那些灰调子的街道在画布上继续延伸,穿行其间,能听见砖缝里渗出的虫鸣,看见多年前某片叶子飘落的轨迹。

画室里,他又说起木心,说起在纽约错过的那些课。“有些东西,非要等到这个年纪才能听懂。”就像他笔下的颐和路,那些被反复描绘的街角,最终都构成了自我认知的轨迹。

个秋天,刘伟冬在颐和路的梧桐树下完成了他的转身。从公共领域到个人空间,他找到了一种更自在的呼吸方式。

真实的颐和路正在接纳熙熙攘攘、晚归的人群;

画中那些被重新安排的街道,也开始它们的夜,更静,更轻。

(来源:相惠)

艺术家简介

刘春杰 | 穿越实际的幽径——读刘伟冬的画里画外

刘伟冬,1960年12月生于江苏南通市,祖籍浙江宁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首页上一页...4567 7
(责任编辑:董硕)
关键词:刘伟冬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