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彩画写生作品《石臼港晨雾》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2.《岁月》、《崂山北九水》分别入选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
3.《回春》获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金奖。
4.《崂山北九水》获全国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美展铜奖及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奖。
02
从城里的“名画家”到扎根崂山成为“山里人”
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是中国道教名山、旅游胜地。崂山道教属全真清修派,注重修性炼命与养生之术,不尚斋醮科仪。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是我国七大名山之一。
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方士、道人于此修炼,邱处机等在此留有遗迹。该教派肇兴于唐代,宋太祖敕建太平宫、太清宫等道观。《齐记》中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描述。金元时期邱处机三次赴崂山传道,形成“九宫八观七十二庵”格局。明代太清宫因佛道之争改寺,万历年间恢复道观。现存太清宫等建筑留存元代彩塑与石刻,1980年后修复殿堂147间,延续全真派传统。

水彩画作者:袁玉堂
据载,秦始皇曾来过崂山。诗仙李白在崂山留下过“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的著名诗篇,刻于太清景区的太白石上。蒲松龄游崂山留下了《崂山道士》、《香玉》等名篇。历代文人墨客游历崂山,留下了不计其数的诗词、题刻,散见于崂山的各个景区。
崂山是国家5A级景区,也是中国海岸线上的第一高峰,有着“海上名山第一”、“海上仙山”之美称。丘处机的《劳山》诗中“群峰削蜡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的联句更是将崂山神工鬼斧般的仙山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袁玉堂笔下的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