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内容与商品毫不相关,仍被计入好评总数。
不光是日用品,甚至在药品的评价下也有货不对板的情况。一网上药店内,一款常见的抗生素药物“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页面显示,该款药物买家评论高达“5万+”。但评论里,有买家晒图是儿童清肺口服液,还有晒图为“头孢克洛胶囊”“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加味逍遥丸”“布洛芬混悬液”等,甚至还有买家在评论中称“鞋子质量非常好”“非常不错的一款面膜”,令人啼笑皆非。
商家自爆月发好评红包2000块还有专门的刷单群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还有商家直接花钱“买下”顾客好评,也有商家雇人刷单换取虚假好评。
作为宝妈的张女士无意间通过扫码返现的二维码,加入了刷单群。按照群主的说法,只需每天动动手指“做任务”,即可赚取金额不等的“零花钱”。张女士按照群主的指令,前往指定商铺购买商品,并按照要求给出好评进行刷单。很快,每单几块钱的佣金便转入她的账户。有的商家会真实发出快递,但里面经常就是一张纸,或者价格低廉的小卡子等商品。
如何让买家晒好评、如何刷单不被抓、如何用AI自动写好评、如何折叠中差评……记者在一网络社交平台看到,手把手教人刷好评及屏蔽差评的“攻略帖”比比皆是。有商家在视频中称:“我上个月光发出去的好评红包接近2000块。”根据他的经验,70%的人只要收了红包,一定会给好评。
这种小动作,引起了其他商家的不满,有商家发帖澄清:“我是上榜好评商家,从来没有给过红包返现,全都是客人自愿给的。”
网络平台交易有新指引:要对消费者的真实评价予以保护
近期,本市已出手规范“注水好评”或差评后置等误导消费者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已公布《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服务协议与交易规则合规指引》《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信息公示与披露合规指引》。指引特别提出,要对消费者的真实评价予以保护。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不得编造、修改、删除、屏蔽消费者的评价信息;不得采用将好评前置、差评后置等误导性方式展示信息;不得不显著区分不同商品或者服务的评价。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