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送货上门’,那就去选择京东或者顺丰啊!”济南一位中通快递员刘先生对记者直言不讳。相比之下,顺丰和京东等公司能够做到送货上门,一方面得益于其相对较高的快递费用和快递员薪资,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其充足的快递员配备和高效的送件系统。
监管部门积极响应效率与服务之间应该找到平衡点
面对投诉激增,济南市邮政管理局也加大了处罚力度,记者看到,去年10月以来,该局公布了约30条关于快递公司擅自使用快件箱和驿站投件的处罚信息,涉及圆通、韵达、中通、申通、极兔等品牌。处罚金额多为500元,最高达2000元。
“目前很多快递企业将成本压缩到极限,快递企业将压力转嫁到加盟网点和驿站,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服务体验上的落差,这也是投诉的根本原因。”有专家指出,消费者的选择需求正在倒逼行业优化,需改革派费机制,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派送效率,比如机器智能派件、分时段集中派送等。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也指出,快递站盲目扩大经营范围,在明显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还承接源源不断的快递业务,也是导致“最后一百米拥堵”,快递服务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快递企业和驿站的服务标准,确保消费者权益。快递行业协会也应制定自律规范,推动企业合理分配利益,避免恶性竞争,引导有序服务,亦是重要一环。
对于消费者来说,当遇到拒绝送货上门的情况,可以联系快递公司的客服,要求将快件送至约定地址,如果与快递公司协商未果,也可通过国家邮政局申诉服务平台进行投诉,积极维权。(文中出现人物均为化名)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