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日前公布了《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这是行政区划代码管理领域的第一个部门规章,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规章看似专业,实则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行政区划代码”到底是什么?和我们每个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一起来详细了解。
什么是行政区划代码?
为什么要设置?
什么是行政区划代码?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代码呢?实际上,行政区划代码就藏在我们的身份证里。用来表示户籍所在地的身份证号码前六位数字,就是行政区划代码。
什么是行政区划代码,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代码呢?
行政区划代码是依法赋予行政区划建制的数字代码,是行政区划建制法定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和标识,具有唯一对应关系,通过一串6位或者9位数字的行政区划代码,就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出这个行政区划建制的行政层级、隶属关系、建制类型等关键信息,相当于行政区划建制的“数字身份证明”。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燕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基本都要使用行政区划代码,很多重要领域的数字代码都是以行政区划代码作为基础来编码的。比如,大家身份证上居民身份证号码的前六位就是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代码也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重要基础码段。
《行政区划代码办法》规定的行政区划包括省、地、县、乡四级。目前,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建制、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建制、2846个县级行政区划建制和38712个乡级行政区划建制,都有自己特定的行政区划代码。
身份证号前6位代表什么?
是终身不变吗?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身份证号码的前六位,每一个都代表什么意思呢?这样的身份代码是终身不变的吗?
身份证号码,这一独特的身份代码,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国家赋予,且终身不变。它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更承载着丰富的信息。你知道吗?这串号码的前六位,代表着我们首次办理身份证时户籍所在的省区市,也就是说身份证前六位数分别为省级代码(前两位)+地级代码(中间两位)+县级代码(后两位)组合而成。例如,北京市东城区的区域代码为110101,其中11表示北京市,01表示市辖区,01表示东城区。所以通过身份证的前六位数字,我们基本可以判断一个人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