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车、路、云、网、图、安全6个方面,该示范区已搭建国内首套车路云一体化标准体系,已有35家测试企业累计部署超1000台自动驾驶车辆,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近4000万公里。
未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将持续深化车路云一体化实践,服务不同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网联功能规模化上车应用,积极支持国家试点示范探索,打造全国领先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城市样板,与行业一道探寻汽车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之路。
磁浮列车重写“快”的定义
“高速磁浮列车欢迎您!”记者走进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一列银蓝色列车静卧轨道——这便是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1年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基本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据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介绍,该高速磁浮列车采用了成熟可靠的常导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吸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实现无接触运行,具有高效快捷、安全可靠、运能强大、编组灵活、准点舒适、维护便利、绿色环保等技术优势。
流线型车头、无轮轨接触的“悬浮魔法”,其背后是多项专利的硬核支撑,它们正在使列车重写“快”的定义。
“经过近20年的持续研究和技术积累,我国基本实现了高速磁浮交通全系统的自主研制能力,形成了成套工程化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配套能力,我国高速磁浮已从研发阶段进入高速试验阶段,将逐步过渡到示范运营、产业化发展阶段。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标志着已具备了推进线路试验和工程化示范的条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表示,通过建设高速试验线,开展高速磁浮综合试验和示范运营技术积累,可为我国高速磁浮的持续创新和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是当前可实现的陆地最快交通工具,填补了航空和轮轨高铁之间的速度空白,可以助力形成航空、高铁、高速磁浮和城市交通速度梯度层级完善、高效、灵活便捷的多维立体交通构架,丰富我国交通运输速度谱系,提高轨道交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拉动高端装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
青岛引航站实现“智慧引航”
引航是指在一定的港口、运河、江河入河口或内河水域内,专门的从业人员登上某船舶,并将该船安全驶抵目的地。引航是港口生产的重要环节,对维持水运秩序和保障船舶安全具有重大作用,从事这种工作的专业人员就是引航员。
青岛引航站副站长张法介绍智慧引航服务平台功能
站在青岛引航站的智慧引航服务平台前,记者看到,密密麻麻的船舶图标和轨迹正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在过去,引航员需要凭借工作经验引航作业,如今在大数据的加持下,可实时“透视”船舶位置、潮流潮时等信息,引航作业正变得越来越安全、高效。
“以前的系统很简陋,现在功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可以大大提升引航员决策的精准度。”青岛引航站副站长张法告诉记者,智慧引航服务平台于2022年投入使用,该平台使青岛引航站实现了由传统引航向智慧引航的快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