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从镇村公交上看到了“甜头”,近年来,城市公交跃跃欲试,不断与快递公司展开合作。
记者梳理发现,湖北武汉、甘肃兰州、江西九江等地,分别在今年三月、四月、六月与顺丰达成合作,开启了“送快递”模式。他们均聚焦在三方面:引入公交驾驶员补充物流运力,就近承接社区收派件任务;选取有条件的公交场站,成为物流快递作业中心;共建数字化平台,实现“通勤+寄件+购物”一体化服务,解决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国家有关部门这些年鼓励公交场站综合开发,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也能够产生和吸引更多的客流,众多的公交停靠站大有文章可做。”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说。
城市公交驶向何方?
2023年11月,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15项政策举措,其中就提到鼓励公交发展多元化业务,包括拓展旅游服务、拓展广告,面向社会开放加气、加油、充电、维修等服务。
“公交+物流”的模式也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面临不少障碍。
快递物流行业专家赵小敏认为,快递企业是资源使用方,调整相对较小。而公交公司的运营模式需从单一客运转变为客货混运,路线设计、调度系统和车辆配置等多个方面均要进行改进。“对公交公司的要求更高一些。”
成都公交集团也坦言,公交体系与物流体系存在差异,驾驶模式、管理运营等都需要公交集团调整适应,合作前期需要双方大量沟通与协调。目前,该集团正在研究制定营运线路的客货分离技术标准、车辆技改规范、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
张汝华认为,城市公交和快递运输融合发展目前只是个开始,能否可持续健康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从一般公司和市场关系的角度出发,肯定可以通过多种经营摆脱困境甚至可以获得大发展,但如果公交客流不见起色,公交分担率过低,这个行业还是失败的。”
在张汝华看来,当前城市公交面临的困境是系统性的问题,不是公交公司一家可以解决的。如城市空间低密度扩张导致公交客源不足、公交专用路权得不到有效保障致使速度和准点率下降、小汽车过度充斥、步行环境不佳、公交线路及车站可达性差等一系列问题。
让人们重新回到公交车上,绿色出行,或许问题会迎刃而解。
“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公共交通主导的绿色出行生态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张汝华说。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