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拉客,晚上拉货!近日,郑州公交与河南顺丰签署合作协议,郑州公交公司将利用夜间闲置资源进行快递运输,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公交车“接单”送快递,会实现新的双赢吗?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认为,城市公交和快递运输两大系统具有内在的融合性,其运输线路、场站分布具有很大的空间复合性,车辆可以兼容,提高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城市公交客流持续下降、入不敷出,必须自救。
郑州公交“牵手”河南顺丰
7月1日,郑州公交集团与河南省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围绕城市资源整合与民生服务升级,共同探索“公交+物流+生态”跨界融合新模式。
郑州公交“牵手”河南顺丰(图片来源:顺丰集团官方公众号)
具体而言,郑州公交在“全域线网、场站与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与顺丰河南公司在“航空物流、智慧供应链”领域的专长,互补互惠。简言之,公交公司拥有线路、运力优势,顺丰则想着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所以两家一拍即合。
表面上看,公交公司与快递公司之间的“跨界联姻”很美好,而背后实则是城市公交经营困境下的自救之举。
Wind数据显示,郑州公交集团运营区域覆盖郑州市城区和航空港区,受公交营运准公益性质较强的影响,业务持续处于大额亏损状态。2024年,该公司营收同比下降8.38%,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86.69%。
这并非郑州公交独有的经营难题,而是当下国内众多城市公交公司面临的生存困境。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2023年和2024年,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分别为380.5亿人次和386.7亿人次,而2019年的公共汽电车客运量达691.76亿人次。2025年1月-5月,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同比下降4.8%。
客流量下降,意味着公交公司收入减少。如果不能依赖财政补贴,一些地区的公交公司可能面临最坏的情况——停运。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全国多地曾出现过公交“停运”事件,多发生于三、四线城市及其县、区,停运的原因多为缺乏补贴、新能源公交车损耗严重等。
在持续亏损之下,公交企业不得不寻求自救。
多地公交公司尝试“送快递”
实际上,公交车“送快递”,郑州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公交公司与快递公司的合作,多年前已由中国邮政率先试水,最开始是为了解决边远乡村的末端配送难题。
2023年12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更好满足农村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需求。
当前,我国多地已成功探索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路径,破解了群众出行、物流配送、寄递服务三个“最后一公里”难题。
例如,宁夏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快递网点曾经只能延伸至县区和乡镇。近年来,宁夏交通部门大力推进客货邮商融合模式,通过覆盖乡村的公交车代运快递的方式,为村民们收寄快递提供便利,同时解决部分公交线路上座率低的问题。
在山东,客货邮融合发展起步于2021年。以“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滨州无棣县为例,2021年9月,无棣建立起由1个县级供配中心、10个镇级服务中心和423个村级服务站组成,覆盖501个村的全新快递“村村通”三级网络体系。当前,无棣县快递进村的业务量几乎翻番,每天超3万件,同时快递企业运营成本节约了近30%,客运企业也盘活了闲置运力和资产。
滨州无棣县的“客货邮”村镇公交(图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