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的男人,谁没喝过芝酒?记得小时候,父亲在村里小卖部能买到的待客好酒,就是芝镇白干。我老家离芝镇两百里,也喜饮芝酒,可见芝酒在潍坊乃至山东都受欢迎。
潍坊人都喝芝酒,阅读逄春阶的《芝镇说》,我才认识到,我老家也有着和芝镇一样的乡音、乡俗和乡情。《芝镇说2》中的人物,延续《芝镇说1》中的乡野故事、英雄传奇、家国情怀,继续书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群众史诗,芝镇人的性格、志气和浪漫的革命理想,也都在“东拉西扯”的逄氏特色叙事中,日渐鲜明起来。
芝镇的男女老少,本都是老实巴交的人。他们勤勤恳恳,乐天安命,因风就俗,一团和气,小酒喝起来,还会耍耍无厘头。但如果你想欺负一下这些“顺民”,你就会发现,他们可不是好惹的。只要“有一口酒顶着”,他们什么都干得出来——历史上他们水泊梁山都敢上,还有什么不敢干的啊!这就是芝镇人的魂,也是山东人的魂。
这魂的背后,实为“情义”二字。如果说《芝镇说1》写了更多的“情”,《芝镇说2》则写了更多的“义”。特别是在民族大义面前,不管柔弱女子还是怂包男人,都毫不含糊起来。即使讲究了两千多年礼数的公冶长家族,为了逼当家的公冶祥敬抗日,公冶令枢、公冶令棋联手,斗胆把六大爷公冶祥敬“绑架”到了地瓜井里,实行“兵谏”。
01
逼出来的“义”
芝镇人的“义”,往往是逼出来的。芝镇闺女小芳秀,被汉奸弄到日本人的炮楼里,田雨带着徒弟去跟日本人谈判,刚开始吓得头都不敢抬,硬靠一口酒顶着,唱着关公的《单刀赴会》,灌醉了日本人,才救出小芳秀。省城来的曹永涛,带着村里牛兰芝、牛兰丽、李玉珍几个女娃跑了,女娃们去沂蒙山干共产党,爹娘急得塌了天,公冶秀芝却说:“放孩子们一条生路。在家里是死,出去也是死,反正是死,宁愿出去,做个敞亮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