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很多书法爱好者,动辄就以学某某人的书法风格来对照今人书法作品是否正宗。历史不需要成千上万得王羲之、米芾以及某某书法大家的复制者,要知道正是不同风格的创新才有了王羲之、米芾的神采飞扬,千古流芳。倘若千百年来都依照一人的书法范本临摹下去,遍地赝品与抄袭的泛滥,惟妙惟肖的傀儡,书法还有发展与进步的前景么?写出自己的风貌与情感,才是书法的生命所在。今天的书法作为艺术形式融入社会,其功能已不再是传递文字带来的信息内容,而是独立于文字之外的线条构成、疏密布局、黑白对比的探索。凡艺术有个性、有想法、有创新才会源远流长,历史至今天没有谁以临摹而流芳百世的,一个梵高就够了,一个齐白石就行了,一个王羲之就可以了,历史不需要那么多的“替身”招摇过市。

明末▪王铎作品
我个人的体会是,写字比画画难。所以有很多知名画家,题跋落款都不尽人意。是造型能力欠缺么?都说书画同源,其实“画”和“写”不是一回事!
(文/孙承民,甲辰正月记于悦知堂)
(来源:從人之門)
画家简介

孙承民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教授
黑龙江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中艺指数”艺术品交易首位上市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