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孙承民:距离的美感

孙承民:距离的美感
2024-05-20 15:22:4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图片

眼下的哈尔滨最为耀眼,世界投来目光,连任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到中国,来到我所在的城市哈尔滨,之前叶利钦总统也来过。哈尔滨是中国东北部的重镇,地理位置靠近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中俄边境线3/4与黑龙江接壤。省会哈尔滨有着“东方小巴黎”的美誉,著名的“中央大街”步行街,至今矗立着俄罗斯古典风格的建筑,方石铺就的1450米笔直的马路,宽阔壮观,隐约看到了十九世纪时马车走过,发出嗒嗒嗒的马蹄踩踏声和车轮碾压路面发出清脆声音的情景。

图片

远东艺术博物馆工作人员在登记作品

今天的中俄边境双方通关免签,你来我往家常便饭,在界江口岸,俄国人到中国这边吃早餐,然后再回到自己国土。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市对面是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1996年我曾在这里举办过我的个人画展,展出场馆是“远东艺术博物馆”(也可以理解为“远东美术博物馆”)。“艺术”两个字后面有“博物馆”三个字,说明功能就不是单一的展览场地了。我清晰记得,第一天进入艺术博物馆大门时,看到的是持枪的男人在站岗,身穿作战服,我不确定是军人还是保安,在进入展厅前,你需要换上博物馆准备的皮制鞋套,避免有人穿带钉的鞋把地板磨损留下划痕。

图片

远东艺术博物馆艺术评论员达吉亚娜

过往在国内办画展手续简单,预约,排队,布展,开幕,撤展,回家。而远东艺术博物馆不是这样,五六个人清点我的作品,逐一编码登记,甚至某一幅有褶皱,纸边有裂缝,纸边有残缺,都一一记在纸上,让我确认,然后签字,最后放入保险柜,等待第二天布展再取出。展出期间,我每天都会去艺术博物馆的艺术研究室,其中一位叫达吉亚娜的女性,含蓄内向,不失学者的和蔼,据说她是波兰人,二战时随家人来到前苏联,她对东方艺术有着资深的研究。展览期间,电台和报社记者来采访,是她首先把中国画的渊源及流派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对我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评价。布展前,我曾在她的办公室里见她正在翻看一本书,外文版,展开的页面正是齐白石的作品,后来知道那是一本介绍中国美术史的工具书。达吉亚娜为了使本国的观众对这次画展尤其是对中国传统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她在为画展前言以及向新闻媒体提供宣传资料作准备,没几天两家报纸介绍了我的画展及中国画的特征。不仅如此,在我的展厅里还布置了瓷瓶,干枝梅,播放古筝和琵琶曲,营造的是地道的中国情结,我以为这不仅仅是作品展示,而是文化魅力的传播,是文化属性的传播。塔斯社记者彪德尔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对我说,博物馆组织邀请过学校的学生来参观我的画展,目的就是现场感受中国艺术的风貌,据闻还有部队和消防队也组织来看过画展,我没在现场,却以为这是广谱全民提升艺术审美意识和认识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的最好途径。站在大英博物馆里,映入眼帘的世界瑰宝叹为观止,侵略掠夺暂且不论,陈列在那里的文物,让你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震撼。当年,我的邀请函是“俄罗斯文化旅游部”签发的,邀请接待的是“远东艺术博物馆”,出入境手续十分复杂,想必官方邀请程序一定是正规有序的,我在哈巴罗夫斯克每一天要去哪里访问参观都有事先安排,我也随时与中国领事馆保持联系沟通。开幕式这一天,中国领事馆出席活动并献花蓝,总领事在签到簿题词,中资驻哈巴罗夫斯克办事处到场祝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副主席、哈巴罗夫斯克美协主席出席开幕式,国家电视台和私营电视台现场报道。在中国总领事馆为我举行的庆功酒会上,总领事对我在电视台记者采访中的表现说,“中国应当有更多像你这样的画家出国办画展来弘扬中国文化!”文化参赞说,“你口才不错,有觉悟,可以当外交官!”

图片

哈巴罗夫斯克国家电视台采访

远东艺术博物馆有好几个展厅,除了美术作品展,长期陈列十七和十八世纪的欧洲油画和俄罗斯油画,还有一些历史文物,据说二战时苏联曾把贵重的文物从莫斯科转运到远东这里来保存保护,所以现在才有机会看到一些久远的欧洲名作与文物,艺术博物馆作为重守之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最近有人质疑国内美术馆功能属性的问题,观点不能说不引起重视,就是说今天无论官方还是个人的美术馆,其主要功能是以“展览”为目的运作,通俗的说就是“场馆”。专家的意思是说,美术馆要收藏,要研究,有文献,有著作,有档案。对每一件作品或者每一个展览都要有完整的记录和档案备份。记得有一天,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给我打电话,一番客气后说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我的电话,他说他是搞美术史的,在访问哈巴罗夫斯克远东艺术博物馆时,看到馆史中有我办展的记录,由此他想设题立项就中俄远东文化的影响做研究,来电话的目的是求证有否事实,希望我能提供相关资料佐证。俄方有俄方的资料,我有我的资料,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得出结论。无论从文化的角度,政治的角度,国际的角度,经济的角度,都可以进行分析获得文化交流背后的意义。

图片

远东艺术博物馆藏品

展览成功与否除去外交方面的努力和接待方面的支持外,离不开艺术博物馆艺术研究专家的介绍宣传。理论评论家就是向导,如何正确客观评价,保持学术的立场,是一个理论评论家的职业操守和底线。当普大帝落地哈尔滨时,我自然会想起那段日子,我忽然想起达吉亚娜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达基娅娜应算是我的同行,东西方艺术自始就有着融会贯通的范例,我们本应打破沉默,就艺术方面或心得方面进行交流,艺术无国界,很遗憾,语言的障碍我和达吉亚娜不能直抒心怀,收拢思想火花,握手竟是旅程中唯一表示彼此友好的选择。现在,正是我当年赴哈巴罗夫斯克办展的季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歌曲在抖音里不时出现,“乌拉”的呐喊也是此起彼伏,我找出当年的照片,过目熟悉遥远的面孔,追念当年所有接待的人——“你们都身在何方呢?”今天对所有人与物的怀念,正是与昨天的距离而产生的美好,定格在映像的席位中,一如永远凝视我的雕像。

文/孙承民 甲辰小满于悦知堂

(来源:從人之門)

作者简介

孙承民:“鲜”与“先”鹿死谁手?

孙承民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教授

黑龙江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中艺指数”艺术品交易首位上市画家

(责任编辑:徐智勇)
关键词:孙承民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