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对话王天德 | 传统在等待一个可能性

对话王天德 | 传统在等待一个可能性
2024-10-09 14:31:5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宣纸、墨、火焰、拓片2019年

(文/张敏)


采访者:艺术品鉴杂志 张敏

艺术家:王天德

采访者:您画中常有拓片与绘画相结合的表现,如此表现的立意点是什么?拓片具有怎样不同的所指?

王天德:在创作拓片与绘画相结合的作品之前,我已经在宣纸上实践“烫”书法了,拓片则是继书法之后进一步关于创作思考的结果。2012 年前后,我偶然在苏州郊区一个小镇的古玩店里买到了一些石碑,一般来说,碑文都会记载当时的文化历史事件,这种叙述感和历史感触动了我,所以我尝试将经典碑文所蕴含的内容以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形成跨越时空和文化限制、使传统与当代进行交流的状态。江浙地区的石碑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其中之一便是尺寸比较小,在经过四五年的尝试实践之后,我在想是否能在扩展画面尺寸的同时体现更大的空间感,亦即具有北宋甚至更早期的传统绘画的感觉,所以后来又选择了唐以前的石碑进行创作。我的作品是传统水墨画与“烫”山水两层叠加,它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想说明的便是我们如何去看待传统和当代之间的缝隙和关系。两层画在进行装裱之后会结痂,这个时候底层水墨的痕迹有些会露出来,有些则就在隐没在后面了,但是它始终是在的。就像我们历史文脉的传承,只要你需要它,它就会出现 ;隐没在其后,也不代表不存在,它在等待着一种可能性。我在寻找这种可能性时,石碑、拓片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正好契合我绘画的主旨,它与我的传统水墨画、“烫”画是自然而然结合在一起的,是可能性中的必然性。

采访者: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的“社会性”倾向?山水、花鸟、书法等传统文本又该怎样在当下进行身份的转换?王天德:长期以来,我们是用笔墨本身的形态来衡量一位艺术家的风格、能力,但在当代,我们可能不仅要思考笔墨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还要思考高速发展的科技和信息带给我们的未来性设想,如何将传统与当代进行有效结合,这是目前艺术创作所面临的比较重要的问题。昨天(编者注 :采访当日前一天)我去南京博物院看了正在展出的历代花鸟作品展,我的感受是历代花鸟的发展的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整体考虑的都是画面的空间、解构、布局以及笔墨的转换,这是在一整套结构中已经格式化的创作思维方式。不同的时代,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速度,人们的审美思维、人文追求一定会发生相应的转变,而艺术必然是要与当下发生关系的。在当代,文化精神已不再指向一个国家,而是指一个区域的文化,最终形成一种在地域中相互碰撞所达到的文化共识。例如,中国的水墨艺术经历了从小众的文化形态到共同参与的普遍艺术样式,在这个艺术样式中,我们则经历了从早期按照西方文本展示方式,侧重空间、灯光、墙面,以抽象、表现、大结构来创作到现在重视水墨底蕴,画面更趋于精致的过程,这无疑是我们在寻找回归的痕迹。但在寻找历史的时候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去找什么?当代水墨似乎更关注笔墨的形态和它的展示方式,但其对社会的思考显然是较弱的,我们如何用当代水墨来反思社会问题、人的价值观问题,这可能是未来当代水墨要介入,而且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意识地追问和思考决定了当代水墨未来发展的空间有多大,一种当代艺术形式如果没有基于文化的当下思考,它很难建构一个阶段的历史平台。

王天德《后山图——陈继儒易经行书》111×87cm

宣纸、墨、火焰、陈继儒书法2017年

采访者:您曾认为,中国水墨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与民国时期水墨画的对接、与西方文本的对接,您觉得观看“对接”的角度和方式很重要,您是如何观看“对接”的?您个人的角度和方式又是怎样的?

王天德:我想以几幅画来说明一下中国水墨与民国时期水墨画的对接。2017 年,中国嘉德拍卖以三个多亿的价格拍出了黄宾虹的《黄山汤口》,这件作品抛却它的市场价值,学术价值也非常重要。在画面形式上,我们能从《黄山汤口》里看到王原祁的痕迹,而从王原祁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沈周的《庐山高图》当我们看《庐山高图》的时候我们一定能感觉到王蒙的《青卞隐居图》,这个绘画脉络是非常清晰的,而且这些作品都追求一种顶天立地的结构和气质,是能够追寻到北宋的画面气氛。细究其中的细节则看到沈周的《庐山高图》更细致、有条理,王原祁在此条理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到了黄宾虹则是彻底在笔墨中去寻找可以进行破坏和再次塑造的内容。黄宾虹之后,我们随之面临与西方文本的对接,西方的哲学、美学、艺术资讯铺天盖地而来,中断了水墨画的脉络。近百年的历史,我们有责任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能否在受到文化冲击时,仍然能正视和试图去连接起过去,或者说,如果我们能够在面对当代水墨艺术的议题时,能够对传统文本有一定的深入研究,那对自己来说将是一种养分的补充。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中国的当代艺术也好,当代水墨也罢,到了这个时候,似乎应该停下来,坐下来,就只是看看天,看看水。微风从发间吹过,水面上船只往来,当能感受到仇英画里的一只船、一个士大夫时,我们再去考虑应该从哪个方面对接的问题。从我个人来说,对民国时期水墨画和西方文本两方面的对接是不矛盾的,它们都给予了我养分,而通过对传统的研究和学习,我更是非常安静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安静”。去年 11 月,我买了一件日本良宽的书法,作品非常小,装裱得很好,当最后挂在我的墙上时,我顿时觉得一整面墙,包括整个空间都安静了。它似乎是告诉你,它知道你想了它很久,现在它来和你交流了。

采访者:您后期是否考虑过以目前的创作形式进行其他传统题材尝试,亦或进行形式更为“彻底”的尝试?

王天德:肯定会有的。我早年已经尝试过水墨菜单系列、服装系列了,现在更想回过头来做平面的内容,因为平面难度更大,就像一座建筑伫立在你面前,你可以计算层数,顺台阶一步一步上去,平面却像地平线,看不到尽头。在后期创作中,我首先会更倾向把现有的作品做好,做的更有厚度,时代似乎在逼迫我们不断更新视觉的生理形态,人们总希望一个艺术家能不断拿新的作品出来,但大家看不到艺术家“创新”的痛苦,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找到一个非常契合的点出来,所以我还是会为目前的作品形式保留三年、五年或者十年的时间,将作品再做到一定的高度。况且,如果我不断去推陈出新,那也是我在自我否定之前已经走了很久的路。其次,我会在未来的创作中不断去挖掘问题,这个挖掘也会指向新题材的创作,只是不知怎样的呈现是合理的,我或许在等那个可能性。例如我一直考虑做花鸟,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痛苦固然是痛苦的,但艺术家的痛苦是包含着愉悦的,因为找到可能性的那个时候,也将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王天德《晚看雪霁》160.5×115.5cm

宣纸、墨、火焰、拓片2019年

王天德《晚看雪霁》

关键词:王天德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