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艺博物馆提供)
民艺造物往往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形态自然,风格朴实,发掘日常生活中事物、事理以及自然节律、材质的意义和价值,比如使自然界里荣枯有时的竹、柳、藤、草成为筐、篮、篓、笠、席、盘、垫,有了生活的韵味和价值;比如使一方轻薄的纸张剪刻之后幻化出现实生活、戏曲传奇、神话故事无所不包的大千世界,其中有爱憎,有美丑,有百姓倾心歌颂的高尚和美好。短暂的自然生命变得隽永,平凡的物有了情感和生命,塑造生活的平凡之美和永恒的价值,这正是民艺生活美学的真谛。因此,民艺博物馆不只展示完成之物,也关注材料、工具、过程以及种种未完成的片段和状态,表现其中蕴含的美学观,体现一个丰沛的精神世界。如果说在民间艺术中蕴含着的美,是美学书中找不到的,那就是在生活日用、装饰陈设、传统节日、人生礼仪、游艺娱乐以及生产劳动中,寄予的朴素的劳动感情、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美好的理想追求,其中充满除恶扬善、辟邪扶正、和合圆满、吉祥如意的主旋律,反映出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对乡土的真情、对幸福的祈望,形成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气派,如福禄寿喜的吉祥图案、避鬼除邪的门神年画等。这些民间艺术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史诗文明,对生活的期待与寄托,反映了真挚的,也是朴素而充满韧性的,无常、短暂甚至苦难浇不灭的昂扬精神。民艺博物馆将其充分地展示和呈现出来,唤起精神的共鸣,具有核心意义和价值。
就此,民艺博物馆应以开放的状态吸收运用新的传播与呈现技术。正如当前,基于大数据,算力、算法技术发展,以AI技术为核心的模拟生成、创作展示、动态交互及自我演化、聚合的技术系统为博物馆的展示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和维度,同时使博物馆资源的转化利用提上新的议程。在展览展示上,以往博物馆以文物、历史遗迹为中心,通过展览展示传达历史意义、文化精神、社会价值等无形观念,一般通过光效、体量感、空间感、文字、图像等因素来辅助强化相关体验。当前,借助VR、AR、全息影像、裸眼3D等技术,博物馆在传统实物实体化展陈基础上,进一步由元宇宙、数字孪生构建形成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叠加的沉浸式观展空间,观众由此“参与”到展览中,“重回”历史现场,获得更为丰富多元的体验。由于民艺不是单纯的欣赏品,包含物用、事理、人情、民俗,认识民艺便离不开现实的生活土壤,传承和发展民艺更在于生命、生活的丰沛与充实。民艺博物馆尤其需要突破“物”本身,通过可观、可感、可沉思、可追忆的主题性、线索化、场景式展示叙事,实现认知、体验和唤起。因此,民艺博物馆的展陈系统更注重场景化叙事,尽可能还原民艺生活的场景和语境,在生活的综合联系中认识和体验民艺的“用”与“美”。特定的光影、民乐、市井之声有助于深化体验,虚拟交互,即进一步通过藏品、空间等文化资源进行三维数字化重建和互动式表达,打破“次元壁”和“时空壁”,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建立情感连接,扩大传播边界,在“感知即交互”过程中增强人与民艺之物的“情感连接”,促进民艺跨空间的“文化交融”。
在博物馆民艺资源的转化利用上,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语料库,做好不同历史时期语汇形式的梳理开发,并实现从具体文化形态到精神层面的深化和提升,成为必需。比如,依托民艺博物馆资源建设“传统营造工艺美术模型”“设计艺术模型”,将中华艺术中传统造物艺术的内容记录为图片形式,并根据这些内容形成富含中华造型语言与文化精神的语料库,进而应用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融入当代生活场景,在传承创新中传播中华造物的美学精神。中华艺术语料库有助于打造人工智能生成时代的中国设计风格,通过人工智能对中国营造和传统工艺数据所具备的造物智慧、工艺经验、设计美学等内容进行分析,形成中国设计的特色语料库和数据集,有助于实现传统工艺在当代设计转化中的基因延续,为中国设计文化增添创新依据。在民艺博物馆建设中启动“民艺+AI”项目,以民艺的人工智能模型建设为核心,系统构建民艺语料库、开展民艺类生成式人工智能设计训练,并同步建设“民艺+AI”教学系统、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科研课题攻关机制,使民艺资源向数字领域延伸,进而赋能设计发展。与此同时应促使新的技术、媒介、信息、思想为民艺发展注入时代内容,使民艺既是传统的也是当代的,既是传承中的也是不断发展的,由此促进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人工智能与设计教育有机融合。
▲图10 潘鲁生主编《中国民艺馆》丛书
(潘鲁生提供)
近代以来,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几经变迁:从以文物的收藏保护为中心,向观众的交流体验拓展;从精英文化的展示甚至说教,向社会多元文化的沟通融会转化;从强调实物的纪念性,向关注生活的日常性演化。其在保持学术与教育价值的过程中,关于人的主体性建构的意义更加突出。可以说,民艺博物馆既是民艺文化自觉的产物,也与博物馆的观念演变和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不同于精英、经典,而是铺陈民众的、民间的、日常的生活本身,其中所蕴含的深厚传统,经历了现代化冲击,在当前以及未来发展中仍具有对抗机械化异化的重要补充作用。回想当年创建民艺博物馆的初衷,就在于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从传习体验中获取传统知识体系,使生生不息的活态文化的种子传下去。文化发展靠积累,民艺是文化创造的重要基础。几十年来,把散落在田野大地的生产生活物件整理起来放入民艺博物馆的过程,既是对于民艺收集、整理、思考的过程,是研究的过程,是知识传承的过程,也是从学术与教育层面接续、发展、传习的过程。民艺博物馆不是一座静止的建筑只展陈一系列静默的藏品,而是涌动的生活、奔流的时间和交织的记忆。博物馆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下,是专业研究者的殿堂,也是广大公众回望历史、凝视生活、自省内心、寻求情感与精神共鸣回响的所在。博物馆只有在广大群体的共同参与、交流、体验中才能不断生成新的意义,续写贯通的文脉,在学术与教育中形成更深切的心灵的回响。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与设计文献研究”(项目编号:19ZD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Museum Definition [EB/OL].(2023-01-26) [2024-05-26]. https://icom.museum/en/resources/standards-guidelines/museum-definition/,原文为“A museum is a not-for-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that researches, collects, conserves, interprets and exhibits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pen to the public, accessible and inclusive, museums foster diversity and sustainability. They operate and communicate ethically, professionally an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ies, offering varied experiences for education, enjoyment, reflec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②刘曙光,梅海涛.中国特色博物馆学体系发展与创新:脉络、现状与展望—基于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的思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5):4-12.
③葛维樱,王丹阳,等.守·破·离:一流日本匠人精神的修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71.
④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序7。
⑤陈之佛.对于中国美术工艺的感想[J].装饰,2008(S1):106-107.
⑥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4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38.
⑦柳宗悦[M].杨珍珍,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13-20.
(文/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原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