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艺博物馆提供)
一、民艺博物馆的学术使命:重建民艺生活
博物馆普遍意义上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对馆藏之“物”“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博物馆内部事务的研究。其中,对“物”的研究,关注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视野中藏品和文化遗产的形制、风格、意义等,涉及相关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的研究,以及藏品本身的流传经过、科学保护、藏品自有延伸领域的构成等。在发展过程中,对博物馆的研究逐渐从“物”向“人”拓展,从藏品保护向观众交流延伸,关注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从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视野对“博物馆”的定义、性质、定位、功能、社会关系等做出研究②。此外,关于博物馆内部事务,相关研究主要从博物馆藏品的保护与展览、博物馆资源的传播与利用等方面展开,为博物馆的运作和发展服务。
民艺博物馆收藏展陈的民艺之“物”来自百姓生活,婚丧嫁娶、锅碗瓢盆、针头线脑,汇集的是寻常日子里的生活流,往往也就是芸芸众生的生活本身,民艺正因此体现了民族的生活史,从中可见民众的心灵与人生的存在。民艺博物馆的学术使命因而不只在于“物”的分类与体系梳理、风格与功能辨析、艺术审美与社会文化内涵研究、工艺技法与材质生态分析等,也不只关注民艺之“理”的研究,包括民艺载体中的人情事理、习俗心理、工艺原理等,更在于由“物”及“心”,从传统到当下,由民艺的物件、影像到民艺的生活,实现一种延续和传承、一种文化和审美的自觉、一种对美的理解和延展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换言之,民艺博物馆不只是要展示岁月尘封中的民艺之“物”,更要唤起一个民族亘古不息的生活热情和审美追求,使之作为一个可认知、可学习的知识谱系,一种可感知、可运用的设计理念,使得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民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是诉诸学理、包含思辨的,也是指向生活、用于生活的。正如日本民艺博物馆的创办定位,即传播被称为“民艺”的新的、美的概念,使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在发展中对日本现代设计产生深远影响。其第五代馆长、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表示,“在柳宗悦之前,社会对于美的理解是权力和阶层决定一切,但柳先生不追求那些被称作艺术品的工艺品。而且民间做一个美的器皿不是为了追求艺术价值,所以柳会觉得那些付诸自然情感而制造的民间器具才是可爱、温暖的。我的设计也就是追求这种温暖的、贴合人心的部分”③,致力于在工业设计中导入民艺的精髓,实现实用中的美感。中国民艺博物馆于1998年在山东省注册成立,落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办馆宗旨在于守护传承中国民艺文脉,使传统的造物经验、生活智慧、美学精神不断传续和弘扬,从大学教育出发,由艺术与设计走向新的生活。因此,民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涉及美学、哲学、民俗学、社会学,关联设计学的构成与实践,重点不在于形成某种“学问”本身,而是通过充分阐释、深入发掘实现民艺传统的再发现、再认识、再传播、再创造,实现活态的传承传播和发展。
中国的民艺,在“物”的体系背后,由“技艺”“工艺”之经验传承延续,应用于百姓生活。在《民艺学论纲》序言中,张道一曾感慨:农村妇女大抵认为,为孩子做鞋做帽,缝纫刺绣;为老人祝寿贺喜,蒸作面塑;为节日装点屋舍,剪纸贴花,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即使手艺相当高超,也并不认为这就是艺术,因为“女红”就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自发自作、自给自用、自娱自悦,是民艺与生活的关系④。民艺收藏之物往往是集体的、无名的,同时也是为昔日生活艺术的创造者立档存志,使之不为新的潮流所湮没,留下脉络和踪迹。民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从民艺之“物”深入到“造物”的经验,并最终使之在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中扎根生长、绵延发展。应该说,这不是一个孤立的艺术审美命题,放在生活的现场中去理解,还关联着社会习俗、文化心理、自然生态等现实存在。当人们的劳作方式、家庭结构、价值判断发生了现代化的转型并仍在持续变迁时,作为前现代文明样态的传统民艺将以何种价值和形态存续?这是需要持续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二、民艺博物馆的教育实践:发展社会美育
民艺博物馆收藏展陈民艺之物,铺陈展示生活的历史、审美的传统,唤起一种民族审美的自觉。20世纪初,陈之佛论及“工艺美术”的普遍观念时曾指出:世人往往将“美术工艺”与精工富丽的奢侈品或价值连城的古董联系在一起,认为与实际生活无关。事实上,美术工艺包含生活日用的一切,而古董、奢侈品只是美术工艺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甚至是沧海一粟⑤。民艺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大多既有实际的功能,也是美的创造,因而成为历史上熏陶大众审美的主要路径。尤其在相对闭塞的历史时期,普通民众即使没有接受纯文艺教育的条件,也在生活日用中形成了本民族特定的审美倾向和判断,因此,民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活美育,维系民族的审美心理,承载和表达了广大民众对美的追求。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经历了知识内容和结构的更新,但从美育意义上看,民艺仍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⑥民艺所包含的自然之美、实用之美、健康之美有助于理解生命生活的本质,正所谓“一切日常的美,必然以直率的形式体现于民艺品中”⑦。民艺是最普遍意义上民族审美的缩影,也孕育了万千民众关于美的创造力。对于现代专业艺术教育意义上的美育而言,民艺也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和价值。从本源意义上看,民艺是民族的母体艺术,由民众群体创造,涉及劳动生产、衣食住用、礼仪风俗、信仰禁忌等,创造力强,涵盖面广,是历史上文人艺术等创作滋养的源泉,也是现在乃至未来艺术发展的“种子”和“矿藏”。应该说,艺术的形态和内涵有民族文化的基础,在具有思想意义上的普适性的同时,往往以自身的传统造型体系、色彩体系等生动、深刻地表征民族文化群体的感情气质和民族精神。对于艺术教育来说,不知己焉知彼,不了解历史传统也难以把握当下和未来。民间艺术贯通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性,是艺术之“源”,也是艺术之“流”,应成为艺术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图1)。
▲图4 1997年3月,在民艺博物馆开设民艺课
(民艺博物馆提供)
从美育意义出发,将民艺博物馆的观众群体划分为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大众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下参观、研学、交流,可以充分汇聚教育资源,形成优化聚合效应。比如,面向大学生,民艺博物馆从“设计学”“民艺学”等学科专业建设意义上梳理建构馆藏档案系统,融入“中华传统造物”及“中华传统造型”教学体系,引导学生认识民艺藏品中蕴含的造型规律、造物原理、审美心理,把握文化母题,吸收艺术语言,表达审美理想,展开具有民族风格的创新设计。而面向中小学生及儿童群体,主要通过欣赏体验增强艺术认知、工艺体验、文化认同,培育文化情感(图2)。
▲图5 2024年6月,高校大学生参观民艺博物馆
(民艺博物馆提供)
目前,民艺博物馆已成为中小学生体验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的文化基地(图3)。比如与中小学合作,建设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设立传统工艺课堂,开展乡土文化体验活动,一方面,依托博物馆资源开发教学素材、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推动课堂设在博物馆及博物馆研究人员进校园,促进师资融合,通过校馆深度合作,激发民艺兴趣,增进文化认同,培养文化自信,在交流共享中促进民艺文化的传承传播。同时,民艺博物馆还与幼儿园合作,将民艺活动融入日常游戏,通过捏陶土制作、剪窗花、扎风筝等,让孩子们在手工与游戏中感受民艺。面向社会公众,主要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奠定与社群间的关系形态,并主动倾听来自观众、所在社区、社会公众的声音。在民艺博物馆的办馆实践中,着重在春节等传统节日及其他公休假期、“国际博物馆日”等主题纪念日,通过博物馆工作坊、讲座和展览,开展民艺交流,提高公众对民艺价值的认识,使传统民艺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图6 2024年5月,中学生参观民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