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民艺既以“物”的体系留存,也由“技艺”“工艺”等非物质的经验系统传承和延续,并最终扎根于百姓日用生活。民艺博物馆的学术使命在于从民艺之“物”深入到“造物”的经验,并最终使之在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中扎根生长、绵延发展。从美育意义上看,民艺具有其本质和其他不可或缺的价值,民艺中包含的自然之美、实用之美、健康之美有助于理解生命生活的本质,由此,民艺博物馆具有社会美育的重要作用。当前,技术系统为博物馆展示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和维度,并将博物馆资源的转化利用提上新的议程,依托民艺博物馆资源构建中华艺术相关语料库,推进民艺传播与文化赋能,增强民艺展陈叙事及文化传播的体验性、交互性,将发挥现实而长远的作用。
【关键词】民艺;博物馆;学术;美育;AI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从线上云游到线下观展,“去博物馆打卡”成为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公众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成为普遍追求。博物馆不只是文物收藏与展陈的场所,也是一个非物质的文化与精神空间,连接过去与未来,从中可以认识历史、感受艺术、体验科技,实现沉浸式的体验。近几十年来,博物馆功能与公众需求相适应,其定义被不断调整,主要经历了从“以物件为中心”到“以教育为中心”,直至“以观众为中心”的转变,涉及“精英模式”“福祉模式”和“社会正义模式”。其中,“精英模式”主要在于保存和展示藏品,同时开展相关研究;“福祉模式”增加了教育、营销和其他外延功能;“社会正义模式”将博物馆视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与所有社会机构一样根植于社会并发挥作用。202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进一步对博物馆的功能、作用做出总结,将博物馆定义为“成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并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在社区的参与下,以专业、道德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为教育、欣赏、反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①,形成新的发展导向。2024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突出博物馆在学术研究和教育发展方面的作用。就民艺博物馆的建设而言,在学术研究与教育功能上富于自身特色和价值。
▲图1 座落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民艺博物馆"
(民艺博物馆提供)
▲图2 座落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民艺博物馆"
(民艺博物馆提供)
▲图3 潘鲁生民艺博物馆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