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为中国美术学院2023级研究生新生讲授第一课
2024年中国美术学院校庆日,杭州象山校区小剧场座无虚席。与往年一样,许江在此为新入学的研究生讲授第一课。
讲座开始前十分钟,他仍在专心润色手边的讲稿。每年学生的入学和毕业仪式,许江都会很认真地准备一篇讲话,充满感情地和学生们交流。此次的主题是关于林风眠先生和吴冠中先生的艺术人生。恰逢校庆96周年,面对台下千余名师生,他抑扬顿挫地讲述国美学脉的百年传承与先师风骨。讲到激情处,不忘提醒大家拿起笔记本,记下那些灵光乍现的珍贵感受——这是他所一贯倡导的。
许江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二十年。山止川行,风禾尽起。秉承着林风眠先生等一代代国美巨匠的教育理念,他提出“以大学望境化人”“以哲匠精神树人”“以东方艺术立人”的核心办学思想,将中国美术学院打造成一所成绩斐然、享誉世界的一流高校,培养出一批批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人民之心、立足文化自信、砥砺东方精神的艺术人才,为中国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国美模式”。
开创与倡导中国美术学实践类学术博士高层次培养
2001年,许江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使命担当,艺心筹谋。他一边积极开拓象山校园的“大学望境”,一边积极倡导学院率先开展美术学实践类学术博士的培养。这一高层次培养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思考。第一,中国绘画具有悠久的画史、画论的传统。这一传统既代表中国艺术学的理论高度,它的浩轶广大、代有传承的文本体系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美学体系的宝库。同时,这一传统又涉入中国绘画的方法体系,建构起诗与画一体的语言诗性。而这种画史、画论主要由画家文人写成。中国历史上的画者同时涉入诗与画境域,阐发绘画的精神与生活的消息,跬成中国独特的史论兼叙的文本形式,铸炼而成伟大的人文诗性的精神。这种传统和精神的当代赓续需要实践者的真知灼见,需要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共同参与。第二,画家来做美术学术研究具有优势。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对绘画语言的感悟和体识。绘画不止于知识技能,它在一般的知识、情感、人文、修为之外,还有某种更为幽微、独特的生命赋能。中国的文化传统特别重视生命本体对这种赋能的感应与品第。绘者完全可以发挥绘画语言的优势来从事和促进艺术的学术研究。第三,一流学科的评估中,博士培养是很重的一块。艺术类学术博士的培养不突破,艺术学学科的评估就难以提升。
正是在这三个方面的深思基础之上,中国美术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创美术学实践类学术博士培养。
2004年,第一届国画博士毕业,毕业展《怀文抱质》轰动全国。隔年,许江、司徒立等辅导的第一届绘画方法论研究班亦毕业。至今,20年过去,许江参与辅导的绘画方法论方向培养的毕业和在读学术博士上百人。开枝散叶,毕业生遍布全国各高校,有不少本身也已经担任博导。这样一个方向上持续高质量的博士培养,在全世界都是罕有的。在博士的培养中,许江主要担任的是艺术语言研究的辅导。其课程主要集中在艺术专题研究、艺术语言辞典概说和艺术经典案例研究。中国美术学院绘画方法论研究方面的近百篇博士论文或单独成书,或合辑《绘画论》连卷出版。以这一方向为中心的国美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已经成为当代绘画方法论研究的全球重镇,成为中国美术学院建构美术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学术支撑。